《楞严经》第315集

慧利 2023年1月5日11:36:11
评论
216

《楞严经》卷六
【十一者、销尘旋明 ,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我们这里探讨昏钝性障诸阿颠迦。这个阿颠迦,即一阐提,翻作中文的意思,是极难成佛、起大邪见,拔无因果,断一切善根等等。这种一阐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确实有不少人对佛圣的教诲抵触反对,甚至竭力破坏圣贤教育。这种人愚痴到了极点!
也可能有同修说,人家虽然毁谤佛教,但在世间混得不错;或者说,这个人多才多艺,能言善辩,人家很聪明伶俐的,不能因为他不信佛法、抵触圣教就说他愚痴,观音菩萨再这里是不是搞错了?那我们分析人生的价值意义,就很清楚的看到,一阐提,确实愚痴到家了!
圣贤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指南,背离圣贤的指导,注定了这个人前途莫测,危机重重。因为,他南辕北辙,走错了方向。看似向前跑得很快,不过死得更快而已。用世间法的话来说,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什么糊涂事都做的出来,他的聪明伶俐不过帮助他伤害更多的众生而已。
在中国历史上,宋徽宗时期的四大奸臣,蔡京、高俅,那都是才学丰富的人,其中蔡京的书法在当时备受大众喜爱,蔡京平常卷不释手,很好学。猛的一看,这个人完全是正人君子、大学者大善知识的形象,历史定义他为大奸臣,是不是冤枉了人家?从蔡京与高俅所作所为上,他确实不是好人。历史是一面明镜,不会照错他。还有陷害岳飞的秦桧,也是人才。既然是人才,读的书也不少,怎么就不停的作糊涂事呢?他学非所用,内心深处抵触圣教,还把自己装成善知识的样子。奸臣最后的结局很悲惨: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这不是愚痴是什么!违背圣贤教育就是愚痴,这与他的社会地位与文化程度没有关系。
用这个原理,我们将目光转移到佛门修行众。为什么很多大字不识一个、默默无闻的老阿公老阿婆,就一句佛号从早到晚,年年如一日,最后成就非凡、而大名鼎鼎的大和尚、大主持一个个下了三途?这就是中国人所谓的人不可貌相。是贤是愚,看他的心地如何,道德高尚的人不论地位尊卑。
【销尘旋明 ,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我们细心品味这句经文,销尘旋明 的尘,是自私自利,心术不正,损人利己,祸国殃民,杀盗淫妄,五欲六尘。修行就是要将这些拉杂转为正能量,不论用哪个法门,也不论是六道的那类众生,鉴定他有没有修行功夫,用这个作标准。人为什么愚痴,干出糊涂事情来?他将黑为白,迷惑颠倒,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只顾眼前的六尘享受,刀口舔蜜,饮鸩止渴。
销尘旋明的这个旋明 ,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大圣大贤无隐私。
法界身心犹如琉璃的这个琉璃,是身心世界朗然无尘,干干净净。明彻无碍,没有任何事物能障碍他。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那件?为法界大导师,引导一切众生超凡脱俗,成圣成贤,这个角色最难做到。
释迦牟尼祖师当年舍弃王位出家学道,生动的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妙理。悉达多太子是位杰出的王子,当时印度各国的著名人物,缘于他文武双全,冠超群雄。但他为什么不作个好国王而去学道呢?他发现,国王,哪怕是地球王、摩醯首罗天王都解决不了众生的根本苦恼,他为了探求更高的道德学问,不得不舍弃一切牵缠,无事一身轻,投身于探讨最高道德学问的工作中去,具体如何说呢?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楞严经》讲记第三百一十五集,二0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