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之周本纪
『武王追思先圣王
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
帝舜之后于陈 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封弟叔鲜于管
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在前商的遗民当中,有不少是圣贤的后人,这些人虽然是商民,但依然保持着祖上的贤孝风格,有治理天下的才略 堪为世范,对于有才有德的圣贤后人,武王意义封赏,让他们管理地方政权,受封的范围当中有跟随武王身经百战的功臣,也有前商当中坚持正义,不跟随纣王同流合污的大圣大贤。
武王一 一封赏,神农氏炎帝的后代
黄帝的后代,帝尧帝禹的后代,武王都让他们享有封地,也就是说前商的遗民当中,很多封地是原地不动的。
虽然周王朝得到了天下,还是让原来的诸侯领导着他,没有更换人选,周王朝成立以后,前几代帝王到诸侯都是圣贤当家,从中央政权到地方政府
清一色圣贤的领,导周王朝早期的大同时代,也就在情理当中。
封完古圣先贤的后代,于是封功臣谋士,这些于功臣谋士,就是跟随周文王,周武王打天下的臣子,周王朝时期,国家的版图相当辽阔,分封给大家治理,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师尚父就是姜子牙,他是群臣当中第一位受封者。
因为他的功德最大,如果没有姜子牙这样的奇才出山协助武王打天下,要推翻商纣政权 那实在不容易,在武王伐纣之前,造反纣王的诸侯不少,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姜子牙的功德,与伊尹协助汤王伐夏一样伟大,所以武王将他封在当时最具优势的齐国,姜子牙是齐国的初祖。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姜子牙之后,最具功德者,即文武双全的姬旦,他封在鲁国,说鲁国大家不太熟悉,我们对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一带,这样一说很多同修就明白了鲁国在哪里,有什么样的名人,周公旦是鲁国的初祖,召公封在燕国,等等
跟随文王与武王打天下的功臣都在封之列,这些诸侯就是我们熟悉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人物的前辈,周王朝末年的春秋大乱与战国争雄,其实还是一家子互相斗争,那是礼崩乐坏之后的骨肉相残。
印度释迦氏说,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意思是我们眼前的人事物,跟自己本来是一体,是密不可分的。
因为众弟子参不透,释迦氏用更为通俗的比喻,做梦来开示弟子。
当我们深睡以后进入梦乡,梦中的山河大地与人物。
从哪里来的?
都是自己心识变现出来的
为什么?
到梦醒之时,一切都消失了
这一切不是自己变现的又是什么?
追索到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再看看现代人的尔虞我诈,斗争不息,互相仇视,说社会到底是发展了,或是倒退了,以人的素质为标准去衡量,说法就不一样了。
『武王征九牧之君
登豳之阜,以望商邑』
这个『九牧之君』即九州的首领
当时政坛的重要人物
武王经常将各诸侯国的国君招集在一起开会,不忘跟大众探讨殷商灭亡的往事,提示各诸侯以圣贤教育治国,不忘前车之鉴,不步纣王的后尘。
『登豳之阜』是登高望远
在彬地的高山上遥望商都作活教材 ,告诫大众勿忘前商的教训,在新政权建立以后,武王锐敏的感到年青一代的浮躁情绪在逐渐的滋生。
战争时期有难处,和平时期同样有难处。
因此武王鼓励各诸侯多多宣传殷商灭亡史,让年轻人戒骄戒躁,本份老实 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
『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
新政权成立以后,百废待兴
作为开国君主的武王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出生的人口在急剧增多,国家的财政支出,难以应对眼前的诸多困难,政府千方百计让人民富起来
这是国君的任务。
看到街上流浪讨饭的乞丐,人民所住的破旧房子,青黄不接之时的野菜充饥,适龄儿童无法接受教育,老人晚年贫穷,子女难以负担父母的养老等等社会问题,武王夙夜难眠 消瘦了很多,饮食也大大减少,看着令人非常的心疼。
『周公旦即王所
曰:曷(hé)为不寐』?
看出武王心思的周公旦前来探望王兄
问他说:您为什么这样呢?
没有好的睡眠与饮食,身体如何撑得住?
国家的建社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
面对王弟关怀的问询,武王如何回答呢?
『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
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
麋鹿在牧,蜚鸿满野
天不享殷,乃今有成
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
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
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意思是武王对周公旦说:我睡得着吗?
看到曾经轰轰烈烈的商王朝最终灭亡
再看看眼前的种种社会问题,我能不忧虑吗?
王帝 创业难守业更难,殷商的兴亡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我们还未出生到现在,商纣衰落近六十年了。
这么长的时间,纣王为什么丝毫不觉察呢?
他当政五十二年当中,天下灾难频仍
那是上天不再享受殷商的祭祀,抛弃了殷商。
虽然如此,将近六十年的时间,殷商还有三百六十贤臣,不能说纣王的基业不够坚固啊,我们现在的国家实力
比之将要衰灭的殷商,说个实在话 还差的很远。
目下的周王朝还是个新生儿,要成长起来谈何容易呢?
西周政权能否继续下去,王弟 你难道没有觉察到吗
其中危机重重,可我近来隐隐约约感到身体出了大问题,可是儿子年幼 后继无人,在这个骨节眼上,若发生不测如何是好呢
如此之多的问题压在我心里,我能睡得安稳吗?
我能吃得下去吗?
武王说的都是实情话。
『维天不飨殷』的这个『飨』通假字 通享,意思是上苍不接受殷商的祭祀了,
上苍是公平的,为什么不接受殷人的供奉呢?这中间主要是纣王失道 。
一个失道的国君,无论用怎么丰富的祭品祭祀上苍,都不会感得天降祥瑞,上苍有好生之心,根本不会贪图世人对他祭祀供养。
而注重一个人的品德,挽回天心靠的是仁德,而不是你去讨好神灵 讨好上苍。
『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
这是武王还未出生的时候,殷商已经陷入衰退,到纣王手里更为衰落,而占据帝位五十二年的纣王,直接将殷商王朝败得一干二净。
『麋鹿在牧,蜚鸿满野』
这个『蜚鸿』即悲鸿
这是纣王在位时的悲惨现象,天下的百姓不得安宁,动物也不得安宁,麋鹿找不到吃的 饿得哀号,飞禽也找不到吃的 仰天悲鸣,动物为什么不安宁呢?
风不调雨不顺,不是洪灾就是旱灾,动物赖以生存的水源,,牧草都不够吃 鱼在河里干死,兽在地面饿死 ,鸟从空中饿得堕落下来,到处都是悲惨的状态,母鹿没有奶水脯育幼崽,看着自己的孩子活活饿死,伤心的鸣叫令人闻之心痛,好不容易熬过干旱迎来了降雨,结果又是洪灾,鸟兽的窝与洞穴被水冲垮,它们的幼崽被水淹死,悲愤的号鸣,这就是自然界的不和谐与人间的苦难交错在一起,天下没有欢乐 只有痛苦,这就是纣王失道以后,风不调雨不顺,自然界不给力。
『天不享殷,乃今有成』
意思是我们今天能够获得天下,那是上苍抛弃不顾殷商了,不是我们的能耐大,现在我们如何能够做到对得起上苍呢?
『维天建殷 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
这个『登民』是贤人君子,商王朝六百多年的历史,人才辈出,这是不争的事实,,纣王手下也是人才济济,但他不善于用人 糟蹋人才,独断专行,奢靡无度,导致了国家灭亡。
『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
意思是说正因为殷商人才济济,这些人默默无闻的为国家尽力,不求名不求利,殷商才延绵了六百多年。
『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这个『我』是武王姬发,他是位高瞻远瞩大贤,懂得驾驭天下的艰辛,稍有不慎,要全盘皆输的,政权稳定 取决于国家领导人是否能够善始善终,将伦常道德推行到底,一个人做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没有过错,都能保证自己处于中道,国家领导人更甚。朝代的更改对谁来说都是血的教训,哪怕是拥有政权者,前人田地后人收,谁都不是这个世界的常住。
武王的忧患意识,表露了他希望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好环境,让他与子民永远幸福的生存下去,这个世界人事在变化,生命在轮回,有深刻思想的武王,在寻求永恒的解脱。
佛教未传到中国之前,上古时期的仁人志士们就探求轮回之外的极乐世界
夏商周已经积淀了雄厚的基础
『王曰:定天保,依天室
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是什么意思呢?
武王说:连年的战争与贫困
更有前商纣王与妲己的流毒所害
朝歌一带社会风气败坏
旧贵族垄断自然资源,哄抬物价 与西周政权作对,很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民教化,这个毒瘤如若不加革除,将会影响全国施行圣贤教育。
曾经的贵族子弟们穷奢极欲习惯了,将一大批周室子弟引入歧途,周司徒虽然谆谆教诲,但收效甚微。
贤弟旦啊,我们要将这一批不接受伦理道德,圣贤教化的人,让他们受到惩罚 ,杀一儆百 以警示天下!
『定天保,依天室
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
自古到今中原,这个(河南省)都是经济重镇,
武王接着说:王弟,自古到今中原都是经济重镇。
而我们远处丰镐,要想统治好前商朝歌一带,守好经济重镇,就必须在中原建立西周政权的第二国都,被前商贵族控制的朝歌,我们在里面难以作为,这就要从新选择自然资源丰富,地势坦平的地方规划建设我们的都城
以替代前商朝歌,彻底摆脱前商的负面影响,王弟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
要施行这项工程 将要得罪多少人,
耗费多少物资,可不干不行啊。
形势逼迫着我们要迎难而上,否则就难以控制前商遗民的负面影响,你说说我能不操心吗
我们看史文
『王曰:定天保,依天室
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
日夜劳来定我西土
我维显服,及德方明
自洛汭延于伊汭
居易毋固 其有夏之居
我南望三涂 北望岳鄙
顾詹有河 粤詹雒
伊,毋远天室
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
纵马于华山之阳
放牛于桃林之虚 偃干戈
振兵释旅 示天下不复用也』
我们看这个『定天保,依天室』是什么意思?
天如何保佑得下民?
下民顺应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格行忠孝贞洁,则与天心相合 天能保佑的我们,否则天不能保佑我们,迄今为止,我们还未听说天佑恶人之事。
『依天室』的这个天室
是天工自成的宽广平坦之地
『悉求夫恶』的这个『夫恶』就是败坏社会风气的前商贵族子弟,与不争气的西周后代,西周政权刚刚建立,国家还很贫困,广大百姓还处在饥饿线上,可前商这批贵族子弟非常奢靡
仗着家庭富裕,仍然过着纣王当年的豪富日子,炫耀富贵,欺压贫苦,抢夺民女,招摇过市,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社会大众贫富差距很大,穷人心里很不服气。
怨恨说:纣王虽然死了,可贫民还是贫民,贵族还是贵族,我们还是一样受苦啊,解放前与解放后对老百姓有什么意思呢,虽然武王再三提醒大众不能这样,还让微子、箕子等贤人传达到旧商各贵族成员当中,可这些人我行我素 置之不理。
微子、箕子等贤人带头穿上朴素的衣服,吃简单的饭菜,告诫众子弟勤俭节约,将多余的财物布施给贫苦大众
但这些年轻人掂不来事情的轻重,还辱骂西周政权的官员是草根出身,不配管理他们。
新旧势力的冲突时有发生,以纣王子武庚禄父为代表的前商势力蠢蠢欲动
这一切武王都心知肚明,时势逼迫着武王不得不严刑峻法处置一批人。
『贬从殷王受』
是让他们受到跟纣王当年一样的惩罚
对于前商贵族惹起的冤案,武王亲自督促办理,令周司寇将聚众闹事,不受圣贤法化的前商分子绳之以法,发配的发配 斩首的斩首,给人民做出交代,这一举措大快人心 ,民愤平息下去了,对西周政权存有反心的武庚禄父等人,也装着学好,不象以前那样锋芒毕露了。
接下来武王选择好了新的地方进行规划布局,将广大人民迁出朝歌等地,旧商的贵族贪恋他们现有的富贵豪宅不肯搬迁,也不能交权,武王做得很仁义顺水推舟,将他们留在朝歌一带,如此泾渭分明,这些旧贵族不久都衰落下去,对西周政权产生不了威胁,而迁往新城的人民都乐意接受圣贤法化,前商的不良影响愈去愈远。
『日夜劳来定我西土
我维显服,及德方明』
这是武王心存天下 鞠躬尽瘁
治理好一个国家不容易
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是国君的基本常识
人民教化不好,妄谈发展
民众的素质决定国家的强弱
这个『西土』即西周政权,我维显服的显服,是让人民从内心深处服从天子。
『及德方明』是让人民明白修德的道理,顺应伦理道德生活与工作,就不会招致意外的灾难,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君主治理天下,人民经营生活,都不能脱离这一准则,武王的魄力表现在他能打天下,,也能治天下 是位了不起的双全帝王。
『自洛汭延于伊汭
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作何解释呢?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接着探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