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84集

慧利 2022年10月4日20:14:36
评论
321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 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之殷本纪

『帝乙崩,子辛立

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在国家经济极度紧张的这些年,令帝乙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太子辛长大成人了,这个辛是什么人呢?

就是中国人民熟悉的纣王,太子辛的才能远远超过了祖父与父亲,是位精明能干的年轻人,父亲帝乙执政晚年,民间揭不开锅的日子时有发生,统治阶级内部也不宽裕,这时候太子辛独当一面,领着队伍攻打侵犯边关的蛮夷,很有收获。

曾经一度缓解了国家的经济危机,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他的父亲帝乙为此感到很骄傲,骄傲自己有这样好的儿子。

其次帝乙还有个比辛年长的儿子,叫作启 启比之辛 德厚,弟兄两个谁该继承父亲的帝位?

朝中相当一部分有目光的人,并不看好太子辛,这样一位敏捷勇敢,头脑灵活的年轻人,为什么有人不看好他呢?

太子辛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贪淫吝啬 ,如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所说的骄且吝。

而且他器量狭窄 容不得人,谁如果说他的哥哥启的好话,他就跟谁过不去,,为此朝中分为两派势力一派看好深藏不露,仁慈德厚的太子启,一派则看好聪明伶俐的太子辛,储君的位子一时难以确定。

我们看史文

『帝乙长子曰启 启母贱

不得嗣 少子辛

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

这个『不得嗣』的『嗣』是继承帝位。

太子辛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在王位继承一事上,他对兄长启很不客气,处处打压排斥自己兄长,仁厚的兄长启并不与他争锋,帝位之事太子辛占有优势,其次太子辛的外祖父很有势力,将出身微贱的启母一向不看在眼里,启的母亲  娘家是平民百姓,也就说是启在朝中没有势力,太子辛靠着外祖父强势压人,处处践踏自己的兄长,王子启很明智,主动放弃了帝位继承的竟争优势,让弟弟辛继承帝位。。

父亲驾崩以后,他带着母亲远走高飞,离开京都去过他的太平日子,王子启临走前 他真诚的对王弟辛说:

兄弟 你如果想善始善终的话,一定要心胸开阔 戒酒戒色,让利于天下人民,如此不但你将青史留名,还会延续祖宗社稷,否则我真不敢往下说了。

王子启深远的目光看出了殷商王朝末日将至,子姓政权气数已尽,从此他再不出面,安稳的过完自己的一生,这就是大智若愚,知道适时而退,保全了自己 也保全了子孙。

『帝纣资辨捷疾 闻见甚敏

材力过人,手格勐兽

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

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

以为皆出己之下』从这几句史文上看

帝纣是个难得的人才。

『资辨捷疾』是他的口才很好,能说会道 还能说中要害。

『闻见甚敏』是他处事有先见之明

考虑问题抢先一步,

『材力过人』是他身材高大英武,比之普通人 很具武斗的天赋,能够徒手与猛虎打斗。

在中国人民心中,曾经有一位打虎英雄武松,武松徒手打死老虎,令人不敢相信,帝纣(辛)就有与武松一样的臂力,作战期间奋勇当先,敌人闻之丧胆,而且能周密布局 ,作战时百战百胜。

从方方面面来看,帝纣都有恢复殷商盛世的先决条件,但他最后为什么断送了子姓江山,成为末代帝王呢?

其实这也不是没有征兆,这样一个缺点与优点并存的人,处在平衡状态之下,他还能往前运作,一旦他的缺点比优点稍微沉重一点,就会一路下滑。

『知足以距谏』

这句史文就揭下了他的缺点

这个『知』是他自认为天下第一

全知全能 没有人超过他,这可能吗?

帝纣是个凡夫 ,既然是凡夫,就不可能十全十美,大圣人十全十美,这是社会大众公认的,他一个凡夫如何能到如此高的境界呢?

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帝辛,这个人骄傲自满到何种程度,臣下给他提出的任何建议,他都有一百个理由否决不用,能言善辩 将黑为白,没有人能说过他。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人成就一番事业,手下都有一帮精英,哪有自己一个人能面面俱到的,一味孤立自己,把别人不放在眼里,注定他干不成大事,事业也长久不了,帝辛吃亏正在这里。

『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是什么意思呢?

是这个人不擅于听从属下的正确建议

谦虚 厚道 真诚 忍让 果敢,是成就大事的根本条件,我们只要仔细观察所有的成功人物,他们都具备这些美德。

相反这里用帝辛作反面教材,凡是失败人生,他有什么样的缺点,大家都要在这里牢记心中。

其实人生的道路完全可以一帆风顺,但为什么有的人将自己本来拥有的一手好牌打得希烂呢?

纣王(辛)就是最真切的例子,他出生帝王家族,思维敏捷 天资聪颖,又有过人的体力与武艺,成功登上帝位

完全可以一帆风顺,挽救殷商王朝的頽势。

但他不但没有干出成绩,而将成汤六百多年江山毁在他的手里,这是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

『知足以距 言足以饰非』

这个『距』通假字 通拒,拒接的拒。

这个『非』是当人的过错,帝辛将正能量完全转为负能量,所谓的思维敏捷 口才流利,他能将很多人的正确建议驳倒,唯我独尊,拒绝接受臣下的正确建议,别人犯有错误 他毫不留情

百般侮辱讽刺,直到将他人逼向绝路,他有了再大的过错,都能巧妙的掩盖过去,人的错误缺点真的能掩盖过去吗?

纸包不住火的,错误缺点不及时纠正,迟早要将自己绊倒,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毛病习气 那是掩耳盗铃,可纣王就以此为能,气势压人 不给他人留余地。

『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

是他高高在上 凌驾众人,这是领导人的致命缺点,领导的艺术是让属下发挥各自的才能,共同完成伟大事业。

中国老百姓喜欢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志成城。

汉高祖刘邦就做的很好,他打下汉家江山,很谦虚的说 我的功劳不大,成就是文臣武将的,我用兵打仗不如韩信,判断问题不如张良,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成就,都是大家的 。思前想后,我实在没有什么特长。

汉高祖说了实话,如果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口若悬河搞一言堂,下属想说都没有机会,这场会议就等于白开了,圆满的会议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大家都献计献策。

到会议结束的时候,领导人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下属的意见。

果然是这样,这个团体一定会强盛起来,领导要谦虚和下,广泛听取大众的意见,见贤思齐 完善自己。而矜人臣以能的错误,不只是帝王才有资格犯作,普通人一样经常犯,对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就看不起,不让他发言,往往错过一个个正确建议。

而先声夺人 压制属下,就没有人给领导出谋划策了,即便他发现了领导致命的缺点,也不敢或者不愿意热心告诉领导,事实证明 ,看出殷商王朝灭亡的人太多了,大家为什么不说呢?

就是纣王(辛)的矜人臣以能,限制了大众的发言权,谦受益 满招损。

『高天下以声』这句史文,将帝辛骄傲自满,飞扬跋扈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为皆出己之下』是有了好事,他都归功于自己,事情失败了 向别人推责任,这是纣王一惯的工作作风,纣王的私生活呢

他的作风如何?

我们再看史文

『好酒淫乐 嬖于妇人 

爱妲己 妲己之言是从』

这个『嬖』是宠幸,纣王是个标准的酒色之徒,身居高位沾上酒色二字,就完了。

我们曾经学过的《五子之歌》,古人早就总结出这一点,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 未或不亡,纣王不是有一于此,而是全占了。

这个妲己是谁呢?

是个没有教养的淫女,与纣王性格非常接近,两人一拍即合。

妲己也很有天赋,可惜用在了相反的方面。

因为妲己顺着纣王的恶性行事,不加劝谏丈夫,正应合了纣王的心意,纣王因此冷落了经常劝谏他的中宫皇后等人,对妲己言听计从,在腐败通道上毫无阻力,一路下滑。

『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

北里之舞 靡靡之乐』

凭借着母亲是正宫皇后,外祖父有强大经济实力,而占据帝位的太子辛,掌握实权以后为所欲为,无恶不作,人们给他送了很难听的名字,叫作纣。

纣的意思是什么?

鲜仁寡义 恬不知耻

说他恬不知耻

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

这句史文就能看出来

『师涓』是一位高尚的音乐艺术家

纣王时的礼官,古人对礼乐非常重视,乐声是在大型祭祀 登基,诸侯集会、婚庆、丧葬,表彰贤德的大会上用的,起到鼓励当事人意气风发,精神振奋 再接再厉的作用,很严格,很优美,也很神圣。

作为礼官的师涓,当然也是一位道德高深的官长,否则他不能胜人礼部的职务。

可这个纣王让他改变乐风,专事宫中娱乐的歌舞伴奏,师涓不得已,只好顺着纣王,作一些宫中的娱乐音曲乐声传出去以后,人们对师涓横加非议,骂他坏了乐风,玷污了艺术 枉为礼官。师涓忍辱负重 不敢作声。

可纣王并没有停止在这里,他逼迫师涓将男女淫事谱成乐章还安排极度淫靡的舞蹈,其情节不堪入目,,事情闹到这个程度师涓不肯辱节,当着纣王的面碰死在宫中的墙壁上,以保全音乐家的情操。

师涓死后,纣王从新提拔了其他乐师。

『作新淫声 北里之舞 靡靡之乐』

这个『北里之舞』的『北里』是什么地方?就是妓院。

『靡靡之乐』是妓院才有的淫乐以刺激人的情欲,但纣王为了博取妲己的欢心,将严谨的后宫变成靡靡之乐的妓院,与妲己通宵达旦的淫乐,腐败的生活让宫中的开销巨增,本来已经疲惫不堪国家经济,用什么支撑他们的巨额支出呢?

纣王为了满足妲己的奢求,给人民强行摊派税赋,绞尽脑汁搜刮人民的血汗。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

而盈钜桥之粟』

这个『鹿台』是纣王为妲己建造的豪华宫室,耗费的财物非常之多。

『钜桥』是豪宫的粮仓,正所谓一家富贵千家怨,得寸进尺,在腐败道路上无法止步的纣王与妲己越陷越深

越吃胃口越大,原来的旧宫殿住腻了,就花费大量的财物建造新宫,新宫的设备非常齐全,一切围绕着他们两人的奢靡生活,而应有尽有。

其中的钜桥大粮仓,所装纳的粮食数量大得惊人,为建鹿台,纣王不但搜刮民脂民膏,还动了军用专项资金,巨大仓库修好以后,他竟然将军粮克扣出来充塞其中,百姓的生活日益吃紧,民间饿得人吃人 犬吃犬,军士惶惶不安 怨恨沸腾,兵士的一日三餐顿顿欠缺,超体力的训练难以为继,可是一国之君的领导人纣王在干什么?

『益收狗马奇物

充仞宫室 益广沙丘苑台 

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

这个『沙丘』是他的花园名

『蜚鸟的蜚』通飞

他指派爪牙到处危害人民,营造他的大花园,蓄养宠物 搜寻奇花异草金石刚,与宠妃妲己朝暮玩乐,置天下大事于不顾。

『慢于鬼神 大冣乐戏于沙丘』

这个『大冣乐』是恣意妄为

沉浸在腐败生活当中的纣王乐不思蜀,到了一年一度的祭祀节,礼官催他赶快回来祭祀先祖,纣王住在沙丘大花园都不肯有回来,他马马虎虎的对礼官说,你替我祭祀就行了

为什么非得我出面呢?

不就是给死人供食吗?

这点小事也来麻烦我,礼官说:大王您不来,群臣有意见的,您就这样放心朝政吗,人忘了祖先要倒霉的,更何况你是一国之君,臣民看到你这个样子,天下大乱怎么办?

纣王说:谁敢造反 我砍了他,你赶快回去办事,别打扰我的清净,再啰嗦我要生气的,就这样本来隆重的祭祀

仪式草草了事,纣王继续作乐,作乐到什么程度?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使男女倮相逐其间 为长夜之饮』

听到这几句史文

大众有什么感想呢?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接着探讨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