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记-第37集(夏本纪)

慧利 2022年5月16日16:56:21
评论
307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老师 诸位同学 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史记。

昨天我们探讨圆满了五帝本纪,现在呢我们探讨夏本纪。

【夏禹 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鲧 鲧之父曰帝颛顼

颛顼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

皆不得在帝位 为人臣】

今天我们探讨夏本纪,关于夏王朝,  华夏 现代人经常挂在口上,都知道自己是华夏后裔。

但华夏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知道的人并不多,而对于夏王朝的跌宕起伏,兴衰变化 ,因为年代的久远,就更陌生了。

因此我们借此机会学习夏代历史,看看夏王朝都出了哪些圣贤,还有哪些不肖的君主,发生在我们祖国的每段历史,都是后人宝贵的参考资料,用历史作镜子,我们就知道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将自己修学成圣贤,历史是真人真事谱写出来的,历史上所记载的人事物,都是真实发生的。

一个朝代 因何而兴 因何而衰,都是后人的前车之鉴,学习每一个朝代的历史,都非常的有意义。

夏王朝 ,太史公依然没有给他定制说,这个王朝是奴隶社会,还是原始社会,还是封建社会,我们也不必要去追根问底,他到底是人类发展到哪个阶段,追来问去意义不太大,我们只看每一代历史当中,出了多少圣人,如果这个王朝圣人少小人多,或者几乎一个圣人都没有,他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社会,都注定他不是治世。

所以我们探讨历史,就探讨他是治世还是乱世,对于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还是其他性质的社会,我们姑且不论。

夏王朝的兴起开山祖王是谁?

他凭什么坐上了帝位?

夏朝的末代帝王又是谁?

他如何败掉了祖宗江山?

王朝有兴必有衰,为什么不能永远持久下去,而是频繁的改朝换代?

而历史上每一次大动荡,带给人民的痛苦罄竹难书,中国老百姓有句格言,宁肯父母双亡,不让改朝换代,可见一个旧王朝的末年,与另一个新王朝的诞生,期间的动乱,让人多么恐惧。

是的 不说久远的,就说中国近代史上,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人民在战乱当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生活在动荡不安当中,整天惶恐 惊吓,这是我们的老一辈都亲身经历的。

如何能永远生活在没有战争,没有贫苦 没有骨肉分离,乃至没有生死疲劳的太平盛世,围绕着这个主题,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展开了无尽的遐想,因此上全人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故事,故事的内容不外乎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幸福的生存下去。

那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太平盛世,给人类提供十全十美的生存环境呢?

这个主题是全人类所关心,所向往的,也是人类文化的致高点,从古到今的科学界 ,文学界 哲学界 思想界等等,都在探索创造如此美好生存环境。

我们启讲三千年历史,内含的《史记》,目的也在这里,从兴衰无常的历史长河,悠久文化当中,提纯出其中精华,建造我们的极乐世界 世外桃源,

讲史记,在这里忽然提到极乐世界与世外桃源,可能很多同学都感到有些迷信,世外桃源是中国人们向往已久的神话故事,很美妙。

虽然它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理想世界,但给民族文化注进新的血液,让我们围着世外桃源求索不己,力求将自己的人格向神仙境界提高。

因此陶渊明构思出来的世外桃源,是有积极意义的。

而全世界人民津津乐道的极乐世界,却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之所以不敢相信有极乐世界,这是我们的知识面太狭隘,文化程度太局限,智慧德能太浅薄,不能说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就目前全球大众的思想体系,构成人类文化的框架都有什么?

自然科学与人伦教育。

自然科学,是数理化等等理科知识。

人伦教育呢?

占比最重的是儒释道三家,还有其他民族的宗教思想,这一切是全球大众公认的思想文化教育,极乐世界的来由,出于印度释迦氏的说教精华,不但是释教的修行顶端,也是全人类以及整个虚空法界,大众需求的终极,释迦氏说给我们的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

《无量寿经》上说,极乐世界的大众 无量智慧,无量寿长 无量福德,人们永远生活在不生不灭,没有痛苦与烦恼的快乐当中,猛得一听好像不可思议,与神话故事一样可供娱乐。

但极乐世界是圣人指点迷津,给我们道出宇宙人生的真相,与我们思想境界的最高峰,释迦氏不编故事 不说笑话。

圣人口中无戏言,在《金刚经》上,释迦氏说 如来是如语者,实语者 不妄语者。

所说的每一部经都是真话,不故意吊众生的胃口,从哪里去证实释迦氏所说的是真话呢?

我们学完这一部通史,就完全能参透释迦氏的,高度境界与极乐世界完美无缺,那是因为我们的人格完善到,百分百之后的纯善纯美境界,绝非子虚乌有。

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从起起落落的人类发展史上,一路向上,走向登峰造极的极乐世界。

我们围绕着历史的兴衰,探讨释迦氏指给我们的美好生活环境,极乐世界。

学习历史就不再感到茫然,感到失落,历史长河当中,对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来说,越学觉得越无聊。

无聊什么呢?

无聊是你的事情做得再大,最后都有灭亡的时候,极乐世界是个不生不灭的地方,看完人间的兴衰变化,我们就与圣人做标准,力行圣道,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顾名思义,那里的众生没有痛苦。

只有欢乐 因此得名极乐,那人的痛苦与烦恼是怎么来的?

是我们违反了伦常道德招来的灾殃,极乐世界的大众,之所以没有烦恼与痛苦,因为大家都是诸上善人。

但行众善 远离诸恶,没有恶的因 便无恶的果,从这个观点出发,极乐世界是迷信吗?

是神话故事吗?

不是,印度释迦氏是尽虚空遍法界一流的教育家,他老人家的教学宗旨,就是让众生断恶务尽 修善务圆 。

我们的缺点习气

到底能不能断干净?

有人做出断干净的榜样了吗?

当然有,释迦氏不就是断尽烦恼习气的圣人吗,他老人家不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

他能修到纯善无恶的最高境界,我们就能,释迦氏的教学目的。

就是让座下弟子修到跟自己一样等齐,成就金身正果,如果我们遵守伦理道德,矢志不渝 永不退堕,就没有痛苦与烦恼,更没有生死与轮回,释迦氏证到了如此,讲经说法,是将他的宝贵经验传之世人,哪有迷信的色彩呢。

而人类的整部历史,不就是用活的事实,反反复复让我们遵守伦常道德吗,如果夏王朝的末代帝王夏桀,用开山祖王大禹的德行,严格要求自己的话,如果夏桀以后的接班人,都遵守祖王的教诲。

那中国社会运作到现在,不还是夏王朝的天下吗,省去改朝换代的烦恼,省去了战争的杀戮。

人们永远生活在以伦常道德,为指导思想的美好境界当中,男效才良 女慕贞洁 ,忠孝节义 理智仁慈,温良恭俭让 六敬六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不就跟极乐世界一样了吗,儒释道三家是一家,印度释迦氏的教育,也就是儒家与道家的教学精华。

因此释迦氏教,从西汉明帝元年传到中国以后,受到全国上下热烈的拥戴。

我们学习《史记》,以及《史记》之外的其他王朝更替史,乃至外民族的历史,要从漫漫长史总结出规律,从永无休止的六道轮回当中解脱出来,走向到释迦氏的极乐世界安全地带,这样我们就有了巨大收获。

超凡脱俗 成圣成贤,往后的路怎么走?

何事当为 何事不当为,用传统教育作指导,在利益当前第一个想到什么?

在顺逆境界当中,如何把握好自己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

古圣先贤说的好见利思义,这个利 包括财色权位等等,在一切外缘境界诱惑下,一切压力威胁下,我们能坚守道义 不失人格,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幸福,历史给我们佐证了这一切。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兴到衰的完整写照,以后的朝代更替与此大同小异,为什么我们走不出这个兴衰更替的怪圈呢?

带着这个疑惑,我们不妨将知识面拓展开,将儒释道三家结合在一起,丰富我们的知识,纯净我们的心灵,为当人找出凡尘之外的新天地。

我们看史文

【夏禹 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鲧

鲧之父曰帝颛顼

颛顼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 为人臣】

这是太史公对夏朝的第一位,开山祖师大禹的简介,夏禹属于炎黄子孙,跟我们是同一血脉。

太史公开门见山,将禹王直接称夏禹。

而禹王的真实名字叫作文命,寓意 文德教命,文者 重伦理 守道德,命者 乐天知命 受命于天。

禹 是他的谥号。

这个谥号是什么意思?

谥号就是他死了以后,后人给他取的名字。

【禹之父曰鲧】

这位鲧 大家都很熟悉他,学过《五帝本纪》的人,都知道他是四恶集团首犯之一,鲧 是个有才无德之人。

因为玩忽职守,耽误了治水大业,被尧 舜二帝发配羽山

永不录用,鲧的出身是什么人家?

他出生在帝王家族,属于王室成员。

【鲧之父曰帝颛顼】

他是圣王颛顼帝的太子,朝中的著名人物 。

而且还是位水利专家,在任担任司空数十年。

【颛顼之父曰昌意】

鲧的祖父 是黄帝二太子昌意,昌意也是一位圣贤,往上继续推朔,鲧的太祖父就是黄帝,祖上三代 父亲 祖父,太祖父都是大圣人,按理说鲧的根基很好,所谓根红苗正,他怎么就这样不争气呢?

后人听到鲧是三位圣人之后,我们都感到有点不好意思,鲧 这个人他亵渎了自己的上人,给上人脸上抹了黑,让人提到他就特别的别扭,可是我们也不能把鲧看绝了。

为什么?

他不争气,可他的儿子大禹是位贤人,因为大禹流芳千古,人们也不敢过份说鲧的不是。

【禹者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禹王 是黄帝的四世孙男。

【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

皆不得在帝位 为人臣】

这个【曾大父】就是他的太祖父

【大】通太,昌意没有做帝王,鲧也没有做帝王。

但他们并不是白丁,都属于朝中重臣。

我们再看史文:

【当帝尧之时

鸿水滔天 浩浩怀山襄陵

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

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 不可

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

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于是舜举鲧子禹 而使续鲧之业】

这段史文我们并不陌生,在《五帝本纪》,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太史公记传禹王 首先提到治水。

因为禹王是以治水而闻名天下的,因治水成功为天下大众所拥戴,后来登上帝位 ,治水是他的政治之本,他的父亲是位水利专家。

早在帝尧执政期间,天下洪水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全国各民族的头疼事,说起遍及天下的大水灾,洪水是如何暴发的?

在这次洪水泛滥成灾之前,天下海安河清 江河滋润大地,为什么后来发生了洪水呢?

这要从我们国家的地势说起,就中国的版图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

因此上黄河与长江两大水流的源头,都出自西北方向的昆仑山脉,水源从昆仑山下而流出,一路流向东南,途中被巴彦喀拉山脉一分为二,流向北方各省的叫做黄河 ,流向南方各省的叫做长江,黄河曲曲折折流经北方诸省,归于勃海 。

而长江呢,弯弯曲曲流经南方数省,归于黄海 东海与南海,天然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昆仑山水普遍滋育华夏九州,万万年如此 从未改变。

可是在帝喾晚年,水灾就频仍发生,为什么流淌滋育天下苍生的。

黄河与长江发生了变异,造成水患呢?

这里有个神话故事,叫做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地维绝,水流失去了自然渠道,无法流归大海。

反而吞噬大地 淹没人间,当然以共工个人的力量,破坏天地的平衡,这诚然不科学。

但在帝喾晚年与尧舜二帝执政期间,四恶集团把持朝政,荒废国事 百业凋零,这是事实。

其中包括各地的水利维修工程,也在荒废当中,所谓蝼蚁之穴 可毁大堤,黄河长江各支流的堵塞,波及主流,这是我们完全能推测来的。

说到底这次史无前例的洪灾,其实还是人为灾难,那朝廷在大禹之前,有没有重点处理水患,为什么没有处理好呢?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我们明天接着探讨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