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53集

慧利 2021年10月1日08:39:33
评论
364

视频第一次播放可能缓冲时间稍微有点长,请耐心等待。

诸位同修,诸位大德,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

现在我们一起来受持三归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

皈依僧,净而无染(三遍)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掀开经本,我们接着昨天的内容继续探讨。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探讨圆满以后,同修大众的收获如何?

我想个人有个人的心得体会。

但当年在楞严一会,佛陀讲说完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以后呢,座下听众的反应如何呢。

其他人呢我们尚且不说,阿难尊者向佛提出的几个问题。

一是和合因缘

二是四大和合发明

三是中道了义

其中还有因缘略然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大多数后学,对佛所说的非因缘非自然性,感到一无所有,而张慌无措。

有人甚至怀疑佛陀说法前后矛盾,这很正常。

佛说的非因缘非自然性,这是我们智慧德能本来就有了,不是任何人给的,也不是从外界来的。

每一个众生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空门将智慧与烦恼统统的空尽,一无所有。

阿难尊者有一大堆的问题,这很正常。

为什么这样说呢,佛说《楞严》,这是到了说法的高级阶段。

佛说楞严的时候,已经是六十三岁高龄了,用世间法的话来说,佛陀已经步入了老年阶段,二十九岁成道 到六十三岁,说法三十多年,座下听众呢有人恍然大悟,有人进步不大。

阿难尊者听楞严到这里,有一大堆的问题,我们想一想情理当中的,为什么有人收获如此之大,有人收获如此之小呢。

那我们看看跟随在佛陀座下,修出成就的人,都是谦虚好学。

佛所说的他能接受,而收获很小的这部分人呢,不是骄傲自满,就是经常缺课。

骄傲自满的人他看不起佛陀,认为佛陀说法不过如此,经常缺课的这一部分人呢,他高兴来听一堂经,不高兴呢 ,他不管佛陀说的是深是浅,他都不愿意听。

所以就出现了收获有大小,有区别的这种现象。

要说阿难尊者呢,阿难尊者跟随佛陀不离左右,他应该收获很大吧,阿难自持多闻,自作小聪明,他很多程度上,认为佛陀不如他。

他认为佛陀不如他,他认为佛陀不如他,所以说佛说的这些经,他经常夹插着自己的意思,理解成这样 理解成那样,结果呢自己障碍自己,不得开悟。

按照佛陀说法的次序,我们看佛陀十二年说阿含,八年说方等,二十二年说般若,最后的八年说法华。

《楞严》一会是佛说般若时,加插进来的一部经,佛说般若时,是对什么程度的修行人说的?

这个程度他最低限度,证到阿罗汉果位了。

凡夫能不能听懂般若时,佛说的诸经?,谁听懂了 谁就是阿罗汉。

那我们现在对楞严经,参到了什么程度?

参到了一点皮毛,但是参到什么程度,我们讲到什么程度,今年没有参不透,,不代表我明年参不透。

不着手学习 讲解 研究,你永远都参不透。

佛说般若之时,最具代表性的是《金刚经》。

佛法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的老百姓很熟悉,也很喜欢《金刚经》。

《金刚经》的篇幅不长,读起来并不难。

我们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上,看到荣宁二府的达官贵人,都喜欢金刚经。

其中王夫人还叫贾环替她抄写。

古人呢,以抄写多部《金刚经》为功德的多少。

虽然抄了很多 读了很多,他们知道《金刚经》说了什么没有?

知道的话,荣宁二府就不会被朝廷查抄了,荣宁二府的悲惨结局,难道仅仅是昏君听信了馋言,无中生有查抄他们的府第吗?

苍蝇不抱无缝的蛋,就冲他们的亲戚。

呆霸王薛蟠打死人命,贾府上下包庇纵容,逼迫下属将黑为白,导演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事,外人就能推测出两府。

黑暗腐败到何种程度,荣宁二府这块富贵荣华地,里面充满了危机,危机是什么呢?

危机是上上下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杀盗淫妄 无所不做,如何能不招灾呢。

参透《金刚经》的家庭,会做这样没良心的事吗。

现当下同修当中,修持《金刚经》的人也不少,可充其量跟《金刚经》,结个善缘而已。

我们经常劝大家念佛摄心,这个方法最适合现代大众的根性,可是很多人看不起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一法,要啃硬骨。头

般若诸经,古圣先贤教学人,学在般若 行在弥陀。

般若诸经你我扛不动的,这不阿难尊者如此聪明的人,学到这里还问题一大堆,更何况你我。

赶快回头 老实念佛要紧,大的 难度高的诸经,当我们证到念佛三昧的时候,自然能参透,一点基础都没有,想参透楞严这样的大经,那是不可能的。

佛门又叫做空门,缘于佛说一切法,无所有 毕竟空 不可得。

所以后学冠以空门之名,殊不知道 空门不空,为什么说空门不空呢?

佛陀不是以千百亿化身度脱众生吗,

如果空了的话,佛还示现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八相成道干什么?

佛家的空,是教众生空掉烦恼,也就是我们挂在口上的,断烦恼 成菩提。

菩提 是烦恼干净以后,埋在垃圾下的明珠自然放光,本来就有的,永不消失的,怎么能将他空掉呢。

学习般若诸经,很多学人偏着了空见,副作用呢是走火入魔 ,不食人间烟火。

自杀或修无谓的苦行,勉强修出一点四禅八定,又停在六道的最顶端自封佛祖。

而且耀武扬威 广收门徒,乱说空法 。

最后被妖魔鬼怪控制  ,福尽堕落,其次还有很多同修害怕。

怕什么呢?

听到般若说一切法空,自己手足无措,肚子饿得咕咕响,你说一切法空,我吃什么呢。

难道让我耽误吃饭去修那个空不成?

就算今天我撑过去,但撑过初一 撑不过十五,冻死饿死了怎么办,学佛修行把我都冻死饿死了,我还成什么佛呢。

这就要求我们传法的人,一定要观机,到哪个山头唱哪支歌,见什么程度的人,给他说什么法,法师如果不观机,自己修《金刚经》,给初学也传《金刚经》那要耽误多少人。

契合般若诸经的根性的大众,末法时期凤毛麟角,你说般若诸经,说给谁呢?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讲《楞严》呢?

讲楞严经为了度化,迷在楞严当中的同修觉悟过来,专精念佛。

这是我们讲说楞严的苦心。

我们看经文,里面有个二俱排摈是什么意思?

二俱排摈 就是前后矛盾 ,互相排斥,

佛经一会说有 一会说无,外行看起来确实很矛盾,有一位老牌的文学大师,某某高校的大才子,这个人著作等身, 当时很走红,他看不懂金刚经。

看了《金刚经》以后,发了一通牢骚,把佛批评得体无完肤,批评佛什么呢?

佛陀啰里啰嗦的像倒水一样,将这杯水倒进那个杯水,那杯水又倒进这个杯水,倒来倒去 ,前面说有 后面说无,看的人脑子都大了。

什么智慧呀,这个人据听说是才高八斗,学富三车,他尚且如是,其他误打误撞到佛门来的人。

能摸来《金刚经》的头绪吗,佛陀所说的诸经,没有修出经验的大德讲说,初学哪能入门呢,我还看到一个现象,在我修行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位同修,他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这孩子可能得了癫痫 ,或者其他的病。

在当时的医疗界对这个病,没有根治的办法,这个病呢 复发率非常之高,父母呢百治无效,将孩子带他到佛门来,希望佛教能纠正孩子的顽疾。

结果呢 他遇到的师父,让这个孩子读心经,心经能调理过来孩子的疾病吗

现在的孩子早让多门功课,压的喘不匀气,哪还有心思每天背心经呢。

遇到我的时候,我劝孩子持念佛号,佛号简单 容易 随口念出,每天来个早晚十念,这样对孩子的身心调理,有很大的好处。

但很可惜先入为主,他们都不答应,我就没有办法了。

佛门如是,现在的教育界,让我看了都发愁,愁什么呢?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就报好几个培训班,画画 英语 武术 钢琴 跳舞,这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要承当的,这还了得吗。

我看到这些孩子,像逃荒打仗一样紧张,孩子刚才吃完饭,就被家长拉着一路小跑,去上他的培训班,今天上这样 明天上那样。

有一个孩子不堪重负,哭着对我说,难死了 难死了,书上的题我做不了,我心里难过死了。

孩子就这样愁的吃不下饭,这样下去能不能培养出人才呢?

人才培养不出来,我倒担心,这样下去会不会培养一大批精神病患者出来呢?

什么都往脑子塞

脑子能不能装下,憋塞到极限还要往里装,就算金刚石也有破裂的时候,学佛修行也一样。

佛说的哪部经不好呢

不好的话 佛就不说,佛既然说 那肯定都是好的,肯定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人喜欢听。

有同修问佛 佛就给他回答,让佛提问的这些信众,他的程度不一样。

有的是凡夫众,有的可能的菩萨阿罗汉。

佛陀要做到人家问什么,他就说什么。

跟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药方。

佛如果不这样说的话,怎么能解决三根大众。

所有的问题呢,佛如果不这样说的话,人家就要嘲骂佛。

但我们一定要明白,你得的是什么病,需要吃哪味药。

什么药都往下吃,不但现有的病治不好,恐怕还要加重 ,再得其他新病,搞不好性命不保。

那我们到底承认佛说的是对的,还是不对的?

从凡夫到成佛,中间的道路曲折而漫长,什么样的障碍都会遇到,凡夫修行人的问题一大堆。

那阿罗汉与菩萨就是通家嘛?

他们通了吗?

通了就成佛了,没有通。

不同的修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就产生了佛陀说法的丰富性,多面性与普遍性 。

没有成佛之前,大众都有苦恼,佛陀说法因人而异,看起来说的很复杂很漫长, 但有一个轴心,这个轴心承前启后永不乱套。

什么是佛陀说法的轴心呢?

对初学老修行都适用的方法,就是佛陀说法的轴心,

那这个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磨破嘴皮所说的,净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这个方法三根普被 利钝兼收,下度地狱众生,上度等觉普斯,人人适应。

那我们说什么程度是初学,什么程度是老修行呢?

我们在这里姑且将凡夫众,定为初学吧。

那老修行是哪一类人呢?

阿罗汉菩萨,佛给阿罗汉菩萨说的理论方法,凡夫众听不懂 ,参不透 也行不来。

但佛说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贤愚不肖 个个来得。

而且都能成功,我们再说阿罗汉与菩萨,他们果然那样听话,佛说给他们的都能听懂的话,他们早就成佛了。

问题是菩萨阿罗汉他们行不来,也不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用自力法门呢。

少说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到佛果位,修行就这样难,因为上中下三根的大众,都需要极乐世界。

这样的好修学环境成就自我,佛陀就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作为说法的核心,反反复复围绕着这个话题 。

常说短说 深说短说,我们看华严一会,佛说华严是在成道以后的七七日内,或者说是三七日内,对法身大士所说的。

法身大士是什么人呢?

里面没有凡夫众,就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四十一品修行位次的大众,善财童子所参的五十三位大修行人。

这些人修行的程度非常之高,那我们看看华严经最后是怎么结局的?

怎么圆满的?

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而圆满的,也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跟着阿弥陀佛去学习,是我们每个修行大众的必经之路。

不跟随着阿弥陀佛将净土法门融会贯通,就算你成佛了,你要没法度众生。

我们参考佛法的三百余会,除过净土这样的妙法,有哪个法门超过这个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

就我们修行的阅历,听说念佛最后坐着往生,站着往生这样的例子不少。

也没有听更说其他法门修出成绩的,也就是说,用其他法门修成功的人,现代几乎没有了,所以在修行上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报告过了,这里不妨再说一遍。

一个条件是有良好的修学环境,这个良好的修行条件,圣贤保证大家衣食无忧

修行上的条件,不让我们操额外的心,今天愁吃 明天愁住。

修行上如果不具备安心修学的条件,就会分心,很大人就会退堕。

所以呢良好的修行环境,没有人打扰,自己能够一门深入,专精用功 衣食无愁,这就是好条件。

第二个条件呢,是有大德不离左右,亲自辅导修行人,在修行上自己闷着头往前走,这不现实。

因为你闷着头往前走,更多问题把你碰住了 难住了,你修行不下去的时候,可能就要退堕回来,退堕回来 有的还俗了,有的人改修其他法门。

做不到一门深入,最后走了弯路,失败了。

经要经常听,不知道其他同修大众,对听经有如何感受,我两天不听经,感到修行上有很多的困惑。

我听谁讲呢?

我听老法师讲,跟定这一个师父,把他讲的经,我听了一遍又一遍,一遍不够听两遍,两遍不够听三遍,一年不够学两年,十年不够学二十年,这就是有大德不离左右。

亲自辅导,极乐世界呢 四土三辈的修行人,都不离阿弥陀佛左右。

有什么疑惑马上向阿弥陀佛请教,问题当场解决,绊脚石移开了,前面的道路是宽敞的平坦的。

第三个条件呢,要有足够长的修行时间

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长的寿命,极乐世界大众个个都是无量寿,不就符合我们的条件嘛。

我们大家再仔细的想一想,这三个条件是不是修行上迫切需要的。

而这三个条件,极乐世界统统具备

我们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十方诸佛能不知道吗,有没有三个条件统统具备的好法门,让初学老修都轻松愉快的快速成佛呢?

如果没有的话,佛就不是福德智慧二足尊了,那既然这样好的方法理论很现成

为什么成就的人还这样少呢?

问题的焦点就在这里,大家就迷惑在佛一会说有 一会说空上。

二俱排摈,是阿难尊者陷在矛盾当中,阿难尊者陷在矛盾当中左右摇摆,我们今天也是左摇右摆 ,大家要明白佛家所说的有。

我们先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说这两个有字,把别的空与有暂且放在一边,我们刚才所说的,成佛的三个必备条件,大家看看,极乐世界是不是统统的具备?

是啊 

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个有,有的意义非常。

有的让我们一步到位成就佛果,所以古今中外的大德高僧,将这两个有 叫做妙。有

妙有,妙在这两个有,不但不会让学人着相,死在色相当中。

而是帮助我们快速断掉烦恼,妙有 就妙在这里,十方诸佛讲经说法,都劝初学老修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不但如此。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这些大修行人,还以身作则。

带头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给我们做出榜样来,有极乐世界  有阿弥陀佛,

这个妙有,是佛度众生必不可少的妙法,谁能当下受持,谁就能当生成就。

那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两个有与佛家的空说,起不起冲突呢?

我们先看看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是为借着这三个成佛的良好条件断除烦恼的。

不是为了享受极乐世界的无限美好,而逃避此地的现实,往生极乐世界是积极的。

而不是消极的,积极在快速成佛,只有我们成佛了,才有善巧方便度化众生。

也只有我们成佛了,度化众生的面积越广大,自己没有武装起来,就想上战场打仗,你不是牺牲品一个吗。

这样一说,我们对往生极乐世界不着色相,这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不知道其他同修大众如何。

我年轻的时候,未学佛之前,我一直喜欢大自然的风光,这个公园什么的我不喜欢,我就喜欢旷野深山。

这种大自然,天工自成的景色,我喜欢一个人出去散步,坐在旷野当中,一坐就是一个上午。

自从学佛以后我不喜欢了,因为那样的享受不如我念佛,更有兴趣 更快乐。

对其他的娱乐享受呢,也没有兴趣了。

我想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大众,都是这样。

极乐世界虽然无限的美好,可是大家都在专精修行,谁还去到处游转浪费自己的时间呢,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示现说法,他说的诸经是他的发明创造吗?

这件事呢,佛早就给我们说了,他没有说过一个字。

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为什么佛说没有说一个字呢,佛说他所说的都是复讲古佛的,

佛说法华时,为了取信于后学,多宝如来还示现在古塔里面复活过来,给释迦牟尼佛让了半座,两尊佛坐在同一个位次上,共同给大家作证。

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一点都没错,跟古佛一样,落实十善 受持五戒,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一切诸佛度生的拿手法宝,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了。

极乐世界的四土庄严,最后以常寂光净土为结归,寂光净土,

就是烦恼断尽以后的大光明藏,成佛以后的境界,这样一说 佛说空就是有,说有就是空,念佛法门入有得空。

引伸到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在做事上 工作上,事上有 心里无,在各行各业广行六度,不为名 不为利,来时光明磊落,去时坦坦荡荡,生生世世都如是。

我们再看经文

【惟垂哀愍

开示众生 中道了义 无戏论法】

圣贤口中无戏言,但可惜歪嘴和尚歪念经,误解了佛的说教,佛陀说法三百余会,哪一句是戏论呢。

我们翻遍大藏经 你找出来,佛说了哪一句戏论,无论佛用哪种载体说法,都在劝我们断恶修善 去妄归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偈颂也罢 诗歌也罢 ,散文也罢 叙事也罢 ,何曾离开这个主题,

佛说的从来都是正法,没有戏论。

戏论是什么呢?

是说来说去 长篇大论,做的六道营生。

辛辛苦苦转了一大圈,还在原地踏步,还在六道当中左右徘徊,这是戏论。

那中道了义是什么呢?

中 是恰到好处 不偏不倚,了义 是究竟法 。

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中道与了义是一回事。

我们再看经文

【尔时世尊 告阿难言

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

发心勤求无上菩提

故我今时 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

妄想因缘 而自缠绕

汝虽多闻 如说药人

真药现前 不能分别

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汝今谛听 吾当为汝

分别开示 亦令当来修大乘者

通达实相 阿难默然 承佛圣旨】

针对阿难的迷惑,佛陀一针见血的对他说。

阿难 你的程度还不够,理解不了我说法的真实意义,你还要谦虚  还要冷静 ,还要精进努力。

否则就算我现在给你说了,你还是头上安头 脚下安脚,更加迷惑。

那我们如何做才够资格参透般若大经呢?

我们看这段经文,声闻缘觉等小乘学人,跟佛的大智慧相比 ,多么的渺小。他怎么能参透般若大智呢。

阿难是什么程度?

在楞严一会,他是个初果须陀桓,刚刚进升到四圣法界,比凡夫的理解能力好一点而已,但他不能深参佛说非因缘 非自然性,被空吓倒了。

对这样的学人,佛毫不客气的说。

【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

佛为什么这样说呢?

要说人家阿难,证个初果须陀桓不容易呢

让人家慢慢来啊,在修行上你慢不得,严酷的现实生活当中。

你有多少烦恼 就有多少障碍,障碍他可不管你是什么程度,他是拦路虎,让你过不去。

就像楞严一会,阿难遇到摩登伽女一样,这是个硬门槛,让你迈步过去,你就得倒下来。

自己的烦恼习气放不过你,阿难深陷淫室 难以自拔,差点毁灭。

这样明显的事情,但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很少。

大家都觉的自己了不起,不肯克服缺点,不愿受持戒律,不想如法修行,反倒有意无意的去做恶,给自己找麻烦。

凡夫众如是,声闻缘觉也如是 ,骄傲自满 目空一切。

认为修到自己现在这样,就够资格了。

正所谓境界当中见真功,这不阿难果然给卡住了。

佛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说阿难没有听懂吧,他又清净了许多。

说他听懂了吧,他又觉得处在空中,被抽去了支架 不敢向下倒,也无法在空中停留,处于两难地步,这是最难受的。

修行怕的就是存疑,一旦心里有解不开的纠结,就失去了向前进取的动力,而声闻缘觉这些修行大众,得少为足。

其中包括《法华》会上的五千退席者,这五千退席的大众,里面有很多人都是声闻众。

他们为什么退席呢?

参不透佛法修行的高妙处,又不虚心请教 窝在心里,靠自己的权小知见久久难以消化,最后演变为对佛的不满,认为佛说的太抽象,不愿意继续深入,有的干脆自暴自弃,管他烦恼不烦恼,我住在我的安乐窝 吃喝玩乐。

一不影响理论道德,二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何苦在此纠结难受呢

众生的苦难,这些人同情不同情?

也同情 

但他没有智慧救度,不能像佛陀那样,将众生受苦的原因,给他和盘托出 详细解释,让这个受苦的人,当下大悟  断恶修善 完善自我 ,他没这个本事,站在旁边空发议论 束手无策,这些声闻缘觉,他有善心没有呢?

也有

但他们所做的善事,只不过类似扶贫办的工作这样,自己有多余的东西拿出来一点,不痛不痒的做些世间的善事,这样的善举,最大给自己修点福报,提升不了道行。

佛陀住世 治病除病根,干真的 放着声闻缘觉的话,在外道林立的古印度,谁有魄力与智慧征服这些外道学说呢,

做佛不容易,佛的工作非常的艰苦,释迦牟尼佛一生所经历的苦难,凡夫众根本无法想象。

佛陀五时说法,应对的是不同程度的修行众,有苦难深重凡夫 有声闻 缘觉,

有七地以前的小菩萨

也有八地等觉位的大菩萨,既然这些修行众,都有这样那样的疑惑,要问佛。

佛就必须给人家一个圆满的说法,说得让人家得受用,向前迈进一步,这就是五时说法的来由,并不是佛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大家问什么,佛现场解答什么,如果肚子里没有真货的话,你说你是佛 那个没有用的,你说你是佛,你吹的天花乱坠。

有点眼光的人很快,看穿了你的老底,就算人家不揭发 ,时间长了,你自己也漏馅报了家门,到时候呢人家照样看不起你,修行的功夫是真材实料,一点假都做不得,自己给自己封个佛祖位。

佛看了一笑了之,跟你不计较,眼前的困难不让你通过,事实真相不允许你自圆其说,你吹着吹着就熄火了,佛在这里严厉的喝斥了阿难,喝斥了他,难道没有道理吗?

阿难提出问题的时候。也是很多听众大惑不解的时刻,楞严一会讲到这里,陷入停顿的状态。

佛这一声喝斥,这类人不由自主的吃了一惊,诸小乘法是什么呢?

对于大乘与小乘,很多人都模糊不清,我们这里说一说也不妨,小乘 是度化众生范围很小。

度化众生的程度很低,这就是小乘。

比如说自己就是个凡夫,比之那些目下做恶的人稍微好点,去劝别人不要杀盗淫妄,让他们不要做恶。

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只能说 恶有恶报 善有善报,但他不知道出轮回 成佛果,只能说这一句。

有人听了 当下停止做恶,这是他的功德。

而这个人过后管不住自己,又继续为恶,他也算度众生了,只度到有些人免一次恶行而已,

自己呢,也是摇摆不定的凡夫,这一次没参与恶做,过后放松警惕,续上恶心恶行,这也叫做度众生。

度的范围很小 成绩很少,这就是小乘,声闻缘觉,最大能将极少数人度到跟自己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小乘。

大乘呢?

自己的修行功夫超越一切,生活面是尽虚空遍法界,

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什么难题都能解决,

什么众生都不嫌弃,见什么有缘说什么法,万类千机 通通度尽,这就是大乘。

你是大乘学人还是小乘学人,修的是大乘还是小乘,用这个标准做衡量,你就自己心里有数了,还用跟别人争执吗。

在现代我们都谦虚点,老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不要把自己估计的太高。

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度生最广 摄机最众的,就是持念佛号求生极乐世界。

这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中道当中的中道,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圣号上的修行人,没有不处事圆融者,没有不当生成就者。

我们在修行上,务实 本份 ,老老实实的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在今生今世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