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151集

慧利 2021年9月19日07:12:06
评论
348

《楞严经》讲记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主讲:印正老师

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印正感恩大家了!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

我们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再探讨识体若一。体必味生。识体,具体到这里就是味识,也就是我们无始劫来的习气。众生识味,佛识味不?众生所有的功能佛都具备,而众生所有的毛病习气与烦恼佛都没有。佛也知道酸甜苦辣咸,但佛从不贪味:这个可口,那个不好。佛没有这样的烦恼。我们看到僧团当中,苦行第一的大伽叶尊者,他托钵化缘,经常到其他僧众不愿意去的穷苦人家托钵,给社会底层的人种福田。穷人家的这个穷字,不是普通的穷,穷到要饭的这些人,大伽叶就吃他们讨来的馊饭馊菜。很多人都不理解,这样恶臭的饭菜,他为什么能咽下去?对凡夫众来说这简直受不了!

而且,大伽叶是富贵出身,怎么能咽下如此粗劣的饭食?那我们要明白,大伽叶是什么人?古佛再来。佛没有分别执着,那有个挑选味道一说呢!乞丐的饭菜,对佛来说,跟美味珍馐等齐,之间并无差别。我们不是经常说以凡夫心测佛智慧吗?

佛的智慧在哪里,有多深,你看看佛圣吃饭不就能测度一二吗!吃饭一事,就能区别圣凡,还要其他方面吗!我们坚固的烦恼习气,对味尘的贪着,似乎已经习惯成自然,或者说是天工自成,没有人教,生来就会。作为舌识的反面教材,我们有没有看到一个秘诀?舌头有多个频道,什么味道都能尝出,说明自性德能无限,能变极乐世界,能变娑婆世界,等等,变化无穷,也能适应种种环境。众生的烦恼习气大打折扣以后,还有如此多的功能,如果烦恼习气去掉,所谓的无所不能,就不是夸张了。佛在这里说,味道既不是舌头生出,也不是食料生出,那是不是识心当中本来有个专属部门,专管味道的?这就是我们探讨的识体若一,体必味生。

佛说【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分别不执着,味道就没有,动了贪心,味道就有了。那反过来,我们利用识心的灵活性,修行办道,不是很好吗!我们从前不知道有极乐世界,谁说极乐世界如何,都是过耳清风,不留意,意识形态当中没有极乐世界的概念,就见不到极乐世界,现在利用识心变现极乐世界,成佛则指日可待。清净自性,干干净净。并没有专属部门管尝管嗅,见闻觉知浑然一体,无物不容。识生味尘,这话也说不过去。那味道是虚空来的吗?

肯定不是。若是虚空来的,我们想吃什么,问虚空要就是了,但这很不现实,虚空不供养你。凡物有来必有因,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水,都是自己修来的福报。果然无福之人,他就没有这一切。

【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佛接着说,舌头与味道的结合,不过是众生的业力罢了,清净心中没有如此尘劳。

【元无自性】这个元字,通原。原来的意思。这个元无自性,就是诸法无常。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我们把味尘淡下来,以前有强烈的食肉食五辛欲望,似乎离开这些食物,活着就无意义,经过多年的戒律约束,这些食物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了概念。其他的男女淫欲,隔断时间久了,也没有了欲望。杀盗淫妄酒,原来离不了,现在不需要,没有它们,生活照样很精彩。味识,我们就探讨到这里,下面探讨身识。

我们看经文【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看,身触为缘四个字。身体以触受为知觉。四肢手脚,既能触动其他物体,也能感到其他物体的触摸,这是人人能体会到的。因此我们都产生了错觉,触觉产生了身识。没有触觉,身体就无从运动。我们的理解当然不正确。但身体约束了我们,既给我们带来方便,也给我们造成障碍,是个双面镜。佛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是假的,大多数同修参不透,但说身体是假的,人们都能理解开。

我们的肉身,是四大合和的假相,所谓四大皆空,生老病死。可这个假的身体,承载着我们的法身慧命,举手投足,都需要它。我们对身体有个全面认识,就不会任意的糟蹋身体,不会用身体去造恶,正确利用肉身修行办道。认识了身体是怎么回事,对身体的生灭就不会恐怖无着。身体的生,是成就,灭,是死亡。人死的时候,鲜有善终者。什么叫做善终?就是无病无恼,说走就走。善终的人,佛慧眼察看,人家都去了善道,或者证果成道了。

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缠绵床枕,病死的,死时生大恐怖,在痛苦中死去,佛说,都下三恶道去了。那主宰我们生死自在的是什么呢?学习了触界,就揭开了这个秘密,对如何能够善终便有了把握,不会盲目的碰运气。不力行办道走正路,还想健康长寿,成佛成仙,那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如何修行才能走的潇洒自在呢?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记第一百五十一集,二零二一年九月十四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