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135集

慧利 2021年8月29日09:23:39
评论
350

《楞严经》讲记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主讲:印正老师

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印正感恩大家了!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

我们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口是。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佛说,都是虚妄相。但这些虚妄相,佛又肯定的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前后有没有矛盾呢?当然没有,圣贤不会自相矛盾!从那里看出的?从圣凡对生活的态度看到的。释迦牟尼佛,示现在古印度,与众生和光同尘,是一位杰出人物。众生会的他也会,众生不会的他也会。但佛陀善始善终,自己会的,都用来发挥正面作用,佛陀一生没做过一件错事,这叫做自性德能起用。

而凡夫众呢呢?善少恶多,德能变为造孽,地地道道的识心起用,跟着六尘烦恼走。同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造作的不同,结果,凡夫众缠绵六道,永无解脱。从这个简单的道理来看,佛说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没有矛盾,圣贤用此做功德,凡夫用此造轮回,只在觉迷之间。

那,我们把念头一转,诸恶不做,众善奉行,现有的识心不就跟如来功德一样吗!理论再深奥,行动很简单。你可以不学三藏十二部,可以什么都不懂,只要能把住这个标准,你已经是圣贤了。理论上好像不懂,可实际行动符合道德规范,人家就是圣人。所谓不教而贤,非圣若何!

在我的的认识范围当中,有这样一个人,行武出身。抗战时期的一位老军人,他勉强读完了小学三年级,因为国破家亡,就出来参军了。抗战胜利以后,新中国成立,部队很注重人才,特别是文艺工作者。他就把自己写出的文章交给上级部门,分量很重,部头很大,记录了他从抗战,到国共两军之间的战斗历程,再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日子。他不知道什么是记叙文,什么是散文,什么是小说,但行家们看了他的文章,个个拍案叫绝:好文采!这人是那个大学的牌子?快请来!人来了以后,行家问他什么学历?他如实道来,没有什么程度,就识得几个字!大家都很惊奇:那你为什么写得这样好呢?

他说了一句老实话:肚子要有货!我写的都是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我只是个记录员而已!那么多与我出生入死的战友,他们的感人事迹就是我的灵感,每一次做战,胜与败都是我的体会。这就是我创作的源头活水,我实在没有什么学问。他的文风朴实纯正,叫人读起来亲切明快。以后呢,我们看到很多战斗片,都取材于他的作品。
那,我们修行的动力来自哪里?来自真诚。真诚的人没有虚伪娇作,说话办事,处处踏实。六祖能大师,还有老实念佛的老婆婆老公公,不都是这样吗!说人家肚子有货,人家是真有货!有什么货?佛说的,他都能落实,这叫做真材实料!人家后面的成绩摆在哪里,自在往生极乐世界,不佩服人家不行!如来藏妙真如性,不抽象,不难懂,只要当下觉悟就是。

十二处,主要说六识。十二处,是六根染上六尘,如来藏妙真如性折扣为六识。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是什么?是未成佛之前的权小知见,世间法叫做跟着感觉走,感情当家,自以为是。六识造作出的一切善恶行为,汇集在一起,就是我们常说的阿赖耶识,八识田。我们现在的意识形态,气数,命运,都在这个范畴当中。任是谁再翻腾跳跃,都出不了这个范围。

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孙悟空是个最能翻腾的人,这个孙悟空还真不简单,一度将忉利天主赶出凌霄宝殿,口口声声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胡搅蛮缠到人神共怒!他能打能杀,但没有逃出佛祖的手掌,就因为他迷在相中,被手掌约束了。如来的手掌,那是幻化出来的物相,让圣人作用起来,法力无边!凡夫的识心那能测到佛的境界呢!不要说如来的手掌你逃不出,如来的汗毛你都逃不过!你识心用事,识心是有边际的,上到四空界,下到阿鼻狱,而佛境界无边无际,孙悟空那能斗过佛呢!那我们现探讨眼识。

【阿难。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这是佛问阿难尊者。你睁开眼睛,看到祇陀林,还有林子里面的泉流花树,心旷神怡。是眼睛产生了一切物相呢,还是物相进入你的眼睛?佛陀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深的奥妙。这些花花绿绿的颜色。

佛自问自答【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

意思是,如果眼睛能产生色彩的话,为什么空中就没有色彩呢?难道眼睛这时就不产生色彩了吗?或者说眼睛变现色彩的功能消失了吗?

当然没有。你看完空中再看祇陀林,不又有色彩吗!飘忽无定的色与空,令人难以捉摸。难以把持,就跟天上的云彩一样,时有时无,佛最后说,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这是佛说色空。一切色彩都是虚妄相。但五色乱目,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很大。大到什么程度?

现实生活当中,你喜欢红他喜欢绿,各不相同。眼睛被色尘污染,用当人的审美观点,贪求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物,那还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呢!贪色误国,导致国破家亡的事情不胜枚举,眼识,靠得住吗!我们都知道靠不住,那怎么做靠得住呢?

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阿弥陀佛。

《楞严经》讲记第一百三十五集,二零二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