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9集

慧利 2021年5月11日12:07:13
评论
517

下方备用视频

主讲:印正居士

诸位同修,诸位大德,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大佛顶首楞严经》

现在我们一起来受持三归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

皈依僧,净而无染(三遍)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掀开经本

我们接着探讨这品经文

【阿难 我今问汝 当汝发心

缘于如来三十二相 将何所见 谁为爱乐?

阿难白佛言:世尊 如是爱乐 用我心目 

由目观见如来胜相 心生爱乐 

故我发心 愿舍生死 佛告阿难  如汝所说 

真所爱乐 因于心目 若不识知心目所在

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 发兵讨除

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使汝流转 心目为咎

吾今问汝 唯心与目 今何所在?】

这段经文我们看是楞严经上,七处征心的开端。

楞严经七处征心,佛将非常抽象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方法告诉我们。

诸心无常,说诸心无常,我们在短短的一秒钟,有多少念头闪过?

哪一个念头能靠得住?

都是匆匆过客,

没有一个能够停留住也没有一个能够永远不变。

楞严经上七处征心的开端,我们猛的一看与上文佛说首楞严王咒似乎脱节了。

要说呢,佛直截了当让大众持咒念佛,认真修行就是了。

为什么在这里机锋一转,用大量的篇幅文字问阿难征心的事情呢?

这就是大众不肯一门深入认真修行,佛必须要反复的给大众说。

让我们心静下来 专精修行,大众根性不熟,善根福德因缘一样都不具备,佛就算说了楞严咒,座下的听众,表面上他念一念,散会以后 又抛在九霄云外了,这就等于佛白说了。

让一个修行人专精用功,这个人一定是当生解脱的缘熟了,佛所说的他一下子能接受。

缘不熟 佛就算磨破嘴皮 ,他似听非听。

这种情况下,佛就必须对他费大力气,讲说道理。

缘不熟的大众,眼前非常的普遍,我们看看周围的修行大众,大众都在杂修乱撞,胡碰乱撞,修了多少年,杀盗淫妄的习气仍然深深,心集中不到一起,还是那样散乱。

不被世间法污染,被佛法污染,烦恼一样不会减轻。

你不说我看的是圣贤书,我看的是佛经,我持咒念佛诵经 ,样样都会,我做的都是佛事业。

佛法是叫我们收摄乱心的,收摄乱心,必须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会读经,一会念佛,一会持咒,一会到处参学,阿难犯的就是这个错误。

阿难的智商很高,如果他要真正一门深入,精进下去的话都快。

但吃亏就吃在这个人,他杂修乱修上。

佛在这里七处征心,给阿难辩论,是想让我们这些观众,打掉自己的妄心,把心回归在一处来。

妄心打不掉,真心不出现,那佛道不能成。

佛问阿难说,你用什么眼睛看到我的三十二人相 八十种好,产生喜爱的感觉的?

佛这样问是一语双关,也就是在问阿难,你对摩登伽的恋恋不舍,你爱她什么?

你怎么就跟摩登伽耳目相濡,住在她的家里不肯离开她呢?

是什么力量让你对她产生这种如胶似漆的感情?

你爱她什么?

对她的爱欲从哪里出来的?

只是佛当着大众的面,说的艺术 说的巧妙,摩登伽是个女孩子,说多了 她的面子搁不住 ,说不一定刺到她的痛处,她哭哭啼啼的,从这个道场一路跑出去,这外面人就有话说了。

所以呢佛说的很艺术

没有问阿难你看上摩登伽什么?

而是问阿难你当初怎么对我产生兴趣?

对出家产生兴趣的?

佛不提阿难的旧事,免得阿难与摩登伽两人都尴尬,用这个话题代替过来。

我们看佛陀大圣人说话办事不伤及任何一个人,讲经说法也一样。

阿难他实话实说,我用眼睛看到你的,顺我眼的,我自然产生了爱乐。

不顺我眼的,我自然产生厌烦,这是人之常情嘛,我这样做没有错吧?

我看到你顺我的眼,心意识执着在爱乐上,就有了跟随你出家修道的动力。

所以我发了了生死出轮回的大心,毅然决然跟着你出家了。

那我们在这里说,阿难见了佛的妙相,真的生起了生死出轮回的心了吗?

没有

如果阿难真生起了生死出轮回的心,他不会这样杂修乱修的,跟我们很多同修一样,大家说了生死出轮回,都成了口头禅。

实际行动呢,哪个不是贪生怕死,贪名贪利,哪个不是对境生心,跟着境界转来转去。

说愿舍生死,这只是阿难的漂亮话,他喜欢说漂亮话,佛并不揭穿他。

佛跟着问

【如汝所说真所爱乐 因于心目】

佛的意思是说那你产生的情绪,喜怒安乐悲恐惊,都是因为你这个眼见功能,所起的作用,是不是这样?

阿难很老实的说,当然是这样。

佛在这里非常赞叹的对阿难说,是啊 阿难。

因为我们种种的不良情绪此起彼落,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引起我们感情波动这些因素,把他消除了,若不把这些乱心消除掉,我们的烦恼尘劳,就永远存在。

就受他困扰,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由眼睛看见以后,这个看见以后传感到我们的心里,产生了爱与恨 厌与喜 悲与欢,种种情绪,这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

那是不是我们的眼睛出了问题?

眼睛没有出问题,眼睛永远是对的,问题是我们被境界转了,转的一塌糊涂,眼睛是忠诚的,他看到红色的,绝对不会欺骗我的心,说那是绿色的。

问题是这个情绪起来的时候,我就喜欢绿,我就不喜欢红,这跟眼睛没有关系。

关于阿难出家的动机,佛毫不留情的指给他,你早就走错了路。

了生死 出轮回,首先要调心制意,要把心安住在清净处,平平常常,波澜不惊。

要不然说了生死只是一句空话而且,你喜欢我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跟我出家。

那如果我哪天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复存在的时候,那你将如何对待?

还有继续出家修行的动力吗?

佛告诉他 阿难 ,我们必须降伏五欲尘劳,摆脱尘劳的控制。

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突破世间的四禅八定,决不能给杀盗淫妄五欲烦恼钻空子。

一旦给杀盗淫妄五欲烦恼钻了空子,他就要将你牵缠在六道当中,出不去。

意思就是你如果跟摩登伽继续缠绵下去,就再没有出离六道轮回的机会了。

佛接着说阿难啊,你看到波斯匿王出兵讨贼吗?

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要平息动乱,政治上 形式上经常动荡不安,这个国家不会富强,老百姓就过不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你看到波斯匿王出出兵讨贼吗?

一个国家的国君统领大众,去讨除贼害。

首先要知道贼藏在什么地方,不能到处乱碰 徒劳无功,将帅无能 累死三军。

我们降伏自己的烦恼,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烦恼,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这些基本的常识,你必须要了解。

不了解 ,你就是盲目的杂修乱修,误打误撞 ,迟早要跌跟头的。

我们必须找回自己的真心,不找回真心,不用真心,苦难就永远没有穷尽。

阿难听了佛这样一说,似懂非懂,

其实他还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为什么呢,

这样的话 佛说的太多了,他的耳朵已经听出了老茧皮来。

所以呢 佛重复说这样的话,阿难是极不耐烦,他不耐烦到什么程度?

他不耐烦到想障碍佛,不让佛继续往下说。

佛呢 也看出了他的意思,又转了一个话头问他说,阿难 我再问你,你的眼睛与心现在在什么地方?

对于佛陀提出的这个问题,阿难更加不耐烦,他强忍着心里的不愉快,这三岁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佛怎么用这个问题来问我呢。

我们看经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

一切世间 十种异生  同将识心 居在身内

纵观如来青莲华眼 亦在佛面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

只在我面 如是识心 实居身内】

阿难不屑一顾的对佛说,世尊 您问的这是什么话呢,眼睛长在我脸上,心装在我的身体中,不就是这样吗?

世上不光人是这样长的,猫猫狗狗 飞禽走兽 蚊子蚂蚁,哪个不是这样长的?

世尊 你贵为人天大众的导师,你不也长的这样子嘛,你怎么这样问我呢?

这是阿难极不耐烦回答世尊的话。

我们看这里有个生词

叫做【浮根四尘】

浮根者 就是眼耳鼻舌 

四尘者就是 色、香、味、触 

十种异生者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有色、无色、有想、无想、

若非有色、若非无色、

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其实就是十二 ,十二 异生相,简称为十种异生。

阿难心浮气躁,他根本就没有领略到佛陀向他发问的深度。

眼睛长在脸上,心在腹中,这是表面现象,只是人体解剖学的位置。

阿难的权小知见,怎么能看的更远呢?

他只局限于当人的身相,佛陀所说的心与眼,那是提醒我们善用见性功能,与知性功能,他现在用错了。

见了佛的妙相产生出家的心,出家多少年了,总认为了不起,见了摩登伽的美貌,又产生了淫心,把了生死出轮回早丢在九霄云外了。

心无常啊 ,见闻觉知是一切众生都具备的自性德能,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不能把这些功能糟蹋掉了。

什么叫糟蹋掉了?

利用我们的见闻觉知这些功能,去造一切恶,这就是糟蹋自己的原始资料,耗费自己的原始能量,糟蹋自己的原始资料,耗费自己的原始能量,带给你的是后面的苦受无穷。

佛说法 不就是围绕着这个,把我们往正路引嘛,让我们发挥正能量嘛。

你阿难遭遇摩登伽一难,这是你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最危险的地方,你还浑然不觉。

你说佛不能下大力气来纠正你这个错误吗?

见闻觉知我们的自性功能,非常之大。

这个德能无边无际 力量之大 ,包太虚周沙界 ,无所不能。

佛问阿难 ,阿难没有意识到,佛第二次又问阿难 ,阿难 还是老样子,既然他不觉悟

佛就继续问下去。

我们看经文

【佛告阿难 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 今何所在?】

佛指着眼前的景物,又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阿难哪,你现在坐在我们的讲堂,眼望远处,看到郁郁葱葱的祇陀林,在什么地方?

阿难听了佛的提问,更不耐烦了 。

他说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 ,今祇陀林 在讲堂外面的空地上。

阿难这样回答有没有说错呢?

照着世间法来说阿难说的没有错,如来的庄严讲堂,在祇桓精舍里面。

祇陀太子的园林,在讲堂外面的空地上,这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没有错。

阿难这次还算有点修养,搁着没有修养的人,可能他还要回过头来骂佛一顿,你废什么话呢

也不看看人家愿不愿意搭理你,佛很有耐心,

说 好的 阿难,你这个问题好歹算是答出来了,那我再问你。

【阿难 汝今堂中 先何所见?】

意思是说 你在讲堂最先看到了什么?

后来又看到了什么?

这样一问,我们就隐隐约约就感到难度出来了,

家 对我们来说很熟悉,从外面回到家里,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不一定

阿难在讲堂\一眼看到了是什么?

阿难自己说

【世尊 我在堂中 先见如来 次观大众 

如是外望 方瞩林园】

我们看阿难在短短的时间内,一下子转换了好几个频道,

世尊问他,他先看见佛陀,大众盯着他看,他注意力转移,又看到了大众。

眼睛往外一移,心又走了 看到祇陀园,转来转去 心无有定所,看到佛陀 心生庄严,看到大众 心生惭愧。看到祇陀园 郁郁葱葱 ,心生可爱,哪一个是自己的真心呢?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一弹指间无数念头如同流水般匆匆而过,我们一个也抓不住。

今天我们辛亏抓住了阿弥陀佛圣号,心乱如麻 烦恼透了,

我们可想而知那些不念佛不摄心的人,他们过着什么痛苦的日子。

他们不念佛 ,整天在念什么?

整天念名念利,念杀盗淫妄,心中的痛苦仿惶不安,把多少人逼成了精神忧郁症,去自杀。

相比之下,我们把心收归在阿弥陀佛圣号上,你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我们再看阿难尊者说,眼睛在脸上,心在身体内,

这是他七处征心,第一次说心在身内。

对于他信心自足十分肯定的说心在身内

佛并没有当下驳斥他,而是循序渐进,让他觉知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

佛说

【汝瞩林园 因何有见?】

庄严讲堂之外的祇陀园,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佛陀座下听讲的大众,人们全神贯注,谁会注意到祇陀林呢?

那阿难怎么注意祇陀林了?

他心不在焉 东张西望,一会看到这里,一会又看到那里,说明他的心很乱,注意力很不集中。

他哪能感受到佛陀提问的深意呢

回答佛的提问 敷衍了事,圣人口中无戏言

佛说的某些话,猛的一看  猛的一听,好像没有什么意思。

但往深细细的品味,其实回味无穷。

佛又问阿难 说,你高瞻远瞩 看到祇陀园,是什么动力让你想起看园林的?

你不是说心在身内吗?

它怎么老是往外跑,往祇陀园跑呢?

阿难很不高兴,对世尊说,世尊啊这讲堂门窗洞开,不就是让人往外面看的吗?

我从讲堂向往外看一看,有何不可?

你问我为什么要看祇陀园,我也说不清 ,但我就是看到了。

这是我的心发挥了作用,对外面的事情看的明明白白。

佛又说 讲堂里面这么多人,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看到如来与祇陀园?

门窗是对大众开放的,并不是对你阿难一个人开放的,人家怎么没有看到呢?

佛问到这里,我们感到回答不上来。

阿难还在硬撑,他回答说,这些人在堂看不到如来,远望看不到园林,他们一定是心死了,眼睛瞎子,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言外之意就是说,

我阿难耳听六路 眼观八方,也不耽误听你世尊讲经说法,也不耽误回答你世尊的答,更不耽误我看见外面的事物,意思就是其他人不如我。

在内不见如来,在外不见林泉,这些人跟泥塑木雕一样,没有用,这是阿难自己说的话。

他等于承认了心在身内是错误的,但他只看到别人的错误,没有看到自己的错误。

佛说

【阿难!汝亦如是 汝之心灵 一切明了

若汝现前所明了心 实在身内

尔时先合了知内身】

佛陀严肃的对阿难说,你说你的心在身体里面,那我问你,你的五脏六腑你看到了没有?

你在讲堂里面看到如来,远往看到园林,这是眼睛亲见。

说明你的眼见很正常,既然你说是心的作用,你的心为什么现在不起作用了呢?

阿难你听说过有人看到了自己的五脏六腑,跟看到外面的景物一样清晰的吗?

不但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五脏六腑,就算是头发生长 指甲长长,经络攀结,身体无时无刻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又有谁能看见呢?

你说心在身内,眼睛也长在脸上,这都是身体的布局结构,眼睛也罢,心也罢,跟你的身体靠的最近。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但是现实告诉你,你却看不到自己身体之内,

就冲这一点,你说心在身内站不住脚,我说你无有是处,难道是空穴来风?

我们看佛的这段原话,

【若汝现前所明了心  实在身内  尔时先合了知内身

颇有众生 先见身中 后观外物?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 爪生发长

筋转脉摇 诚合明了 如何不知?

必不内知 云何知外?

是故应知 汝言觉了能知之心

住在身内 无有是处 诚合明了】

【诚合明了】是什么意思?

诚合明了 就是一清二楚。

佛陀的圆满智慧,我们用识心测不透的,佛的十力无畏。

其中辩才无畏,没有谁能辩过佛,佛的辩才 ,不是世间人的能言善辩 。能说会道,将黑为白 。

佛所辩的 ,是把世间人的戏论纠错向正,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让当机者的思维归向于正统。

所以呢 佛所说的每一部经,都是让我们断恶修善,却妄归真,有很深的哲理。

世间确实有能言善辩的人

但他是常胜将军吗?

世界上哪来的常胜将军啊,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世界上永远没有第一。

当时的第一  过不多久,就被别人推下神坛取而代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家都是轮回心办轮回事,鼠目寸光,心胸狭窄,嫉妒傲慢  强压他人 呈己之能。 

所谓大人物图名 小人物贪利 ,弄虚作假 瞒天过海,谁配做第一呢?

佛家修行最圆满的境界,就是将众生的三大烦恼断干净。

三大烦恼者,见思 尘沙 无明。

见思 是重大的粗烦恼,毫不避讳 以恶为能 杀盗淫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尘沙 是中度烦恼 ,时有时无 身不做恶 意识多恶。

无明 是轻度烦恼 ,偶然起念 不干不净。

佛从来不教我们神通感应,更不教弟子学他的辩才,只教我们断烦恼,烦恼断尽以后,我们就是佛了。

佛所有的智慧德能,我们都有,

阿难听了佛的批评教育以后,他更不服气。

我们看他怎么说

【阿难稽首 而白佛言 我闻如来 如是法音

悟知我心 实居身外 所以者何?

譬如灯光 然于室中

是灯必能先照室内  从其室门 后及庭际

一切众生 不见身中 独见身外

亦如灯光 居在室外 不能照室

是义必明 将无所惑 

 同佛了义 得无妄耶?】

阿难在这里又变了观点,刚才还斩钉截铁的说心在身内,经不起佛陀两下驳斥,他现在又说心在外面,他说心在外面的原理是什么?

凭据是什么?

外面的事物他能看到,身内的东西他看不到。

所以说他又说心在外面,短短的时间走了两个极端,这不闹出天大的笑话来了嘛。

那佛怎么说他呢?

在世尊的层层追问之下,我们看阿难固执己见,阿难仍然意识不到心的变化无常。

说心在外面,身外的摩登伽 是他的心吗?

一天的时间摩登伽的变化,让他难以置信,早上还是恩恩爱爱,到中午的时候对他厌恶之极,到底是他的心变了呢?

还是摩登伽变了呢?

阿难自己根本说不清楚,说心在身体之内,还是在身体之外,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人的烦恼习气,还是原来那样多,与心在什么有关系吗?

阿难的小聪明,说心在里在外,他只是想掩饰他的错误而已,承认自己的心里心外之说,就等于承认自己妄心办事。

是对的 ,

这怎么行呢,妄心之所以妄,就是感情当家,非理智当家 。

感情当家 贪嗔痴慢 杀盗淫妄,理智当家 则是清静无为,戒定慧三学,礼义仁智信。

阿难作为一个没有证果的人,他现在纯是感情当家,感情当家,就有了你我他。

就有了关乎自己的利害得失,关乎自己利益的,对自己有影响的,就会想方设法逃避自己的罪责,给别人推责任,在压力之下 就会变节失志。

而理智当家,没有自己当人的利益得失,任你外面重重施压,绝对不会昧着良心去做事。

检验一个人是凡夫还是圣人,这就是标准。

我们看看忍辱仙人,遭受歌利王残害的时候,如此重大的苦难,他保持心平气和,保持自己不生嗔恨心,身体被人家活活的一刀刀碎割,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了,在这样的苦难当下,能忍住自己不发嗔恨心,保持着清净慈悲,保持着觉悟。

这就叫把自己舍干净了。这就是理智办事,里面不夹杂感情,感情是乱心,理智是菩提心,乱心与菩提心。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整天也在说,发菩提心,修菩提心,生活当中给我们修菩提心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但是我们好像把修菩提心,都给忘掉了。

阿难现在纯粹的烦恼心当家,说心在里面,让佛陀驳倒以后,又说心在外面。

而且阿难是先声夺人,对佛陀说 世尊 ,我明白了 。

我听到如来的法音 在身外 ,就明白 我的心不在身内在身外 ,我们看阿难在这里又扯上了声尘烦恼。

把刚才眼见的色尘烦恼,引起的错觉,又转移到声尘上面来。

说心在外面 不在身内,他的理由还挺多。

世尊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

您看看 一到晚上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点灯照明了,人借着灯光能看到室内的一切。

灯 它没有长眼睛,怎么能看到呢,

这就是心的原理,他哪里都能照见自己呢?

但他看不到自己的内部,只能看到外面。

这就是我们的眼睛,眼睛看不到我们五脏六腑。

但外面什么事情他看不到呢

所以说 心在外不在内,我这样说 不会错吧?

阿难在这里是强词夺理,佛陀并没有直截了当的驳斥他。

佛说 阿难哪

【是诸比丘 适来从我室罗筏城

循乞抟食 归祇陀林吗 我已宿斋 汝观比丘

一人食时 诸人饱否?】

【阿难答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

是诸比丘 虽阿罗汉  躯命不同

云何一人 能令众饱?】

阿难猛一听佛的话,感到南辕北辙。

他心里怎么想呢,我说心呢,佛怎么又扯到比丘托钵用斋的事情上去呢?

是不是佛这次没有反对我的见解,这么说佛是服输了,又不好意思认输,借着比丘托钵来岔开我的话题。

阿难这时还在沾沾自喜,他没有搞清楚佛说比丘托钵吃饭的用意。

佛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个人吃饭各人饱,各人修行各人了,谁也代替不了谁。

阿难自己也承认这里面没有连带关系,众比丘出去托钵,如果大家运气差一点,十个人出去,只有一个人托到了饭,其他人都是空钵回来。

这一个人吃饱了,等不等于其他九个人都吃饱了?

这个问题很简单,任何人都能回答上来,阿难也承认这里没有连带关系,他当然不承认。

别人吃饱了饭,你没有吃,你肚子还是饿的,你怎么能承认这个事实呢?

佛陀接着说,阿难 你换了一个话题,说心在身外,那就跟一个人吃饱,与其他人并不相干一回事。

心既然在外面,已经跟你脱离了关系,如同断线的风筝一样自由飘荡。

风筝与线互不相干,外境如何能引起你内在的烦恼呢?

让你的身体跟着去造善恶诸业呢?

身心分离 心不干身之事,身不干心之事,你说心在外面,跟说心在身内一样的,无有是处。

阿难刚才还沾沾自喜,一下子发愣了,哑口无言。

而且阿难非常的害怕,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一时犯了糊涂,脑子转不过弯,他怕什么呢?

他说 照佛这样一说,我的心在外面,我已经没有心了。

没有心了 ,我岂不成了行尸走肉,这可怎么办?

一个没心的人,可是人人都看不起的大傻子,世人把这种没心的人,叫做失心疯。

难道我也疯了 我也傻了,阿难想着想着,越想越感到恐慌。

最后他惊慌失措,看着佛陀,心里老是在想,我的心在外面,与我的身体没有关系了,我还是阿难吗?

这个情景就像我们后面,将要学到的演若达多一样,

那个演若达多,早上起来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镜子里面的演若达多有头。

他说我的身体和头,已经到镜子里面去了

我已经没有身体了。

我已经没有头了,到处乱跑给人家说,我已经没有头了。

演若达多没有了,

就这样他执迷在里面,精神失常了。

后面遇到佛陀与众比丘给他说,你的身体好好的,你的头也好好的,你一样都没有丢。

只是你的错了一个念头,你心静下来 ,跟我们一起念佛,过一会就好了。

那演若达多跟着大家,一起静下来念佛,念了一会 心定下来了。

一看 我就是我啊,我好好的嘛,我什么都没有丢,怎么刚才闹了那么大的笑话呢,阿难叫佛这样一问,他也失去了主心骨,佛当然看出了阿难的意思。

告诉阿难说

【若汝觉了知见之心

实在身外 身心相外 自不相干

则心所知 身不能觉 觉在身际 心不能知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 汝眼见时 心分别否?

阿难答言 如是世尊

佛告阿难 若相知者 云何在外?

是故应知 汝言觉了能知之心

住在身外 无有是处】

佛陀安慰他说,阿难你别害怕,你的心还在 好好的,没有增 也没有减,你不会变成无心的白痴。

不信 你看 我的手在这里,你如果看到了我的手,就说明你的心仍然在,没有丢失,阿难看看佛 ,慢慢的心定下来,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是的 世尊 我看到你的手了。

佛接着说,这不你的心好好的,不在里 也不在外,而你执着在里在外,把自己活的这样累,你是何苦来哉。

以上经文有一个生词,这里解释一下

【循乞抟食】 

一个提手旁 一个专,这个字 念tuán。

把食物抟杂一起,揉在一起是这个意思

这里是指把食物混在一起。

僧众托钵一个人允许托七家,七家 每家省几口下来,就够一个修行人的饭量了。

所以呢托钵往往是收集人家的剩饭。

就有了抟食这一个说辞。

僧众托钵不会给别人造成经济上的负担,我们也经常遇到吃不完的饭,我们拿出去喂鸡,或者喂其他的动物,这里僧众来向大众托一点饭,这不会影响人家正常的生活也不会给人,造成经济上的拖累。

阿罗汉  躯命不同 ,这个躯命是什么呢?

就是说他的身体各是各的,张阿罗汉不是李阿罗汉,各人是各人,谁也代替不了谁。

就算是圣人,那怕已经修成了佛果,在因地上造作的善恶业不一样。

同样是佛,佛佛度化众生 有多有少 ,也有难有易,不在成佛以后,而在成佛之前。

因因果果 谁都替代不了谁,兜罗绵手,是说佛的手温暖而且柔软,跟兜罗绵一样洁白细滑。

兜罗绵 跟棉花是一回事,但比我们见到的棉花更保暖,更细腻  更洁白,看到棉花 再想想兜罗绵,我们心里就有数了。

就在佛陀将阿难的在里在外学说驳倒以后,阿难觉悟了吗?

还是一塌糊涂 ,脑子一转,又来了个新认识。

我们看经文

【阿难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言 不见内故 不居身内 身心相知

不相离故 不在身外

我今思惟 知在一处 佛言 处今何在?

阿难言 此了知心 既不知内 而能见外

如我思忖 潜伏根里】

他这次说的范围大了一些,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地方,心就藏在里面,这话呢 听听好像也说对了一点。可真的说对了吗?

这个话题很长,也很大。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历史上的今天
5月
11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