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讲记-77集

慧利 2021年3月7日19:06:38
评论
4492

下方备用视频

主讲:印正居士

诸位同修,诸位大德,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探讨《佛说观无量寿经》

现在我们一起来受持三归 

五戒居士存愿 ,我弟子印正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

皈依僧,净而无染(三遍)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掀开经本

我们继续探讨:

【佛告阿难 及韦提希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 愿生彼国者

发三种心 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

二者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 必生彼国

复有三种众生 当得往生

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 具诸戒行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三者修行六念

回向发愿  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者 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往生】

第十三观修成了,这是修行人有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保证,而且是百分百有保证。

为什么他百分百有保证呢?

因为他心中有西方三圣,他心中有极乐世界,

有阿弥陀佛,他也亲眼见到了极乐世界的无限美好,所见所闻跟佛在经上说的一样。

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说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这样说的。

从经文上我们知道有个极乐世界,知道极乐世界种种美好,非同一般。

没有亲眼见过,总是有点怀疑,十三观修成了,这是他亲眼见到的。

十三能观修成的人,他不但见到了极乐世界,

而且见到了其他的诸佛国土,这是他的现量境界,不是听谁说的,也不是他推测出来的。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将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无比,与其他诸佛国土的众生,修行的艰难困苦对比一下,没有人会选择留在娑婆世界,蚂蚁爬须弥山的。

放着直升飞机宇宙飞船他不坐,谁愿意蚂蚁爬须弥山呢?

西方三圣的依正庄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他参透了,就会死心塌地求生极乐世界,不会改弦易辙,中途变卦。

往生极乐世界的信愿行三资粮,一项不少,他都有了,

见到了极乐世界,凡是有善根福德因缘成熟者,他绝会不会不往生极乐世界,本经的当机者韦提希夫人,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

韦提希夫人,释迦牟尼佛没有给她特殊的说,你就在我展现的诸佛国土当中,看极乐世界,是她自己将一切诸佛国土,逐个看了一遍。

反反复复斟酌思考,最后筛选出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她要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韦提希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选择的不会有错,

世间法当中韦提希太后,是一个有魄力,有政治才能,有远见的贤良人物。

摩揭陀国之所以能够壮大,得益以频婆娑罗王有这样一位好皇后。

也就是说韦提希,是一个女中圣贤,难得的贤女,所显的是女相,而有大丈夫的气度。

她选择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对她智慧德能百分百的考验。

遇到这样的好修行人,遇到这样明智的当机者,我们才有幸听到今天的观无量寿佛经。

而靠自身的力量修行,确实难度太大。

我们再看,这里呢,佛给我们说的是上品上生的修行人,上品上生的往生者,是一流的念佛功夫成就者。

我们持名念佛,精严持戒,能修到往生极乐世界,当然很好。

但佛鼓励我们,要我们力争上游,就地提高当人的修行品位。

接下来,佛就给我们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三辈九品,上品上生,是一流的往生品位,而下品下生,则是最低的往生品位。

无论往生的品味最高还是最低,我们能够做到往生。

有往生的资本,就非常的了不起,那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念佛这么多年,用了这样多的力气,大家心里对自己能否往生,有没有保障?

我到底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其实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

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净业三福,佛都给我们开出了条件。

你是否能往生极乐世界,你现在就知道了,不用向别人请教。

净业三福你做到百分之百,你是上上品往生,

做到百分之五十,中品往生,余下的是下品往生。

明白人知道,自己的修行功夫到了哪里,他很谦虚,也很诚恳,所以他的修行功夫在不断向上提高,已经修到往生极乐世界的资本,不待往生极乐世界,现在他就过着极乐世界的日子

有的人有可能在这里提问了,极乐世界那是诸上善人住的地方,我们住在这个善恶混杂的娑婆世界,怎么能过上极乐世界的日子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

你心善 口善 行善,处处结的善缘,四面八方的路,对你都是平坦的,你不会有坎坷的。

虽然住在娑婆乱世,你周围都是善缘,因为你正己化他 一生正气,恶人时间长了,到你身边 都变成善人。

急于求成,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基本功,净业三福一项都不落实,偶尔念几句佛号,你住在娑婆世界,当然痛苦了。

往生极乐世界对于证到,信愿行三资粮的人来说,他稳如泰山,

住在娑婆世界,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圣贤的作为

人人信任他,人人佩服他,人人学习他,

明白人知道自己现在修到了什么程度,下一步该怎么做,

稀里糊涂的人呢?

他今天念佛 明天持咒,后天参禅,修的不耐烦了,包裹一背 ,今天朝南山,明天朝北山,

南天台 北五台 东城隍 西土地,跑的不停,

跑来跑去,参来参去,学来学去,到死他心里都没有数,

因为他就没有真修,就没有精进,他如何有成绩呢?

既然自己心里没有数,他在修行的路上摇摇摆摆,

说不定哪一天,就被什么活佛什么大师,这些妖魔鬼怪牵着鼻子走上了邪路,

完了

我亲眼见过,出家七十多年的老修行人,还是个男众,到他九十五岁高龄的时候,邪正不分他是臭名昭著,卢大师某某人的崇拜者。

某某人写了一本书,叫做毛毛虫变蝴蝶,他整天把这个东西拿着,深入研究,对卢大师崇拜得五体投地,把这个骗子奉如神明。

而对净空老法师,印光大师这样的正法传承者,他横加诽谤。

骂起净空法师来,他都把自己九十多岁的高龄忘了,骂的声嘶力竭,好远的地方人家都能听到。

没人有照顾他,我当时住在寺院,我照顾他。

因为他是老人,一步路都要走半天,

饭呢,吃不到嘴里,日常要买个什么东西,自己都走不到街上去。

没有人照顾他,凡是来照顾他的人,都想从他身上刮点油下来。

我呢 我就照顾他,在与他交往的这些日子里,

他告诉我,他往生极乐世界有把握,

我听了笑笑,他岁数大了,风烛残年,劝说他又不听,他爱怎么就怎么吧,

凡夫众 ,不是一门深入专精用功,你根本改变不了当人的气质。

这个硬功夫你不做,你指望谁加持你,那个靠不住,

邪正不分,更觉察不到自己的毛病习气,凭什么说自己会成就呢,

乱心都收摄不住,一会想东,一会想西,遇到孽缘 ,你根本逃不过劫难,肯定被孽缘将你拉下去。

平常修行我们把自己与这些,不相干的恶环境隔离开,完全是正确的。

有条件的同修,你关起门来一句佛号念到底,

是最理想的方法,念佛时间久了,念佛的功夫深了,对外界的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洞若观火。

对自己成就与否,也心知肚明,能及时找出当人的不足,而及时改正自己,功夫会一年比一年高,

这是我们就地做到了不退转,不待往生极乐世界,现在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底薄厚,你如何教别人呢?

圣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资本,佛家也一样。

上品上生与下品下生,既然不一样,那上品上生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呢 当然有

往生的品位越高,到极乐世界回归常寂光越快速,品位越低,则越慢,

品位高者带业少,品位低的带业重,带业轻成佛就快,带业重成佛就慢。

说到底佛还是让我们尽可能的多断烦恼,烦恼习气是自己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从当下开始做功夫,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察过去习,纠错向正,一直到成佛。

功夫在这里是这样做,到极乐世界也是这样做

自己的烦恼习气,自己不想方设法把他断干净

你等哪一天断呢?你等谁替你断呢?

我们看经文:

【佛告阿难 及韦提希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

愿生彼国者 发三种心 即便往生】

佛对阿难及韦提希太后说,要想上品上生到极乐世界,那不是我阿弥陀佛,随便给谁封的。

这是他自己修行成就的,我没有资格给谁封上品上生,下品下生,或者让谁不往生,

释迦牟尼佛与一切诸佛,都没有能力给谁加封往生品位的高低。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教主,在这一点上,绝不寻思。

当然徇私枉法的事,是用纸包火,也包不住,

作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他绝对不会感情用事,谁给他行点贿,走个后门,

他就让谁的品位高一点,他没有这个权力。

如果有人发下宏誓大愿,要上品往生,你首先要发三种心,

哪三种心呢?

我们看佛说的明明白白,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都是自己的真心,对人对事对物一片赤诚。

我们先说至诚心,

至诚心的 至,至纯真纯善到了极点,一点都不掺假,

诚,是不自欺 ,不欺人,一心一意,用佛家的名词术语来说,就是一念不生,

一念不生,就是遇到种种恶的境缘,不起恶心 不动恶念,当然自己的身口意。

也绝不做恶事,不自欺,不欺人, 尊重事实,理智做事,该怎么就怎么。

圣贤用理智当家,凡夫用感情当家

无论在什么境界,不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

公平公正,不具备菩萨的大智慧,他就没有至诚心,

什么人有至诚心呢?

等觉菩萨有,虽然没有成佛,但也差不多少。

等觉菩萨一旦参透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法,刹那刹那,就跟阿弥陀佛等齐了,

看惯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前前后后 

世事沧桑  ,他感慨万千,

佛所说的没有一句虚言,照佛说的去做,绝对的正确,因此他心地无私,朗然洞明,不偏袒自己 。

而是遇缘消旧业 ,绝不造新秧,舍身饲虎也在所不惜,忠诚到极点。

心中只有救苦救难,只有众生 ,没有自己,

二者深心 什么是深心呢?

我们再说深心,对于一者至诚心 二者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释迦牟尼佛以后的大德,都解释为菩提心。

这与深心 直心 大悲心,跟佛说的是一个道理,

无论怎么解释这两个字,我们修出成绩算数,修不出成绩,说再多没有什么用。

再对于诚心 深心 回向发愿心,菩提心 大悲心

种种心的解释当中,最令人能够参透的,是一位大德说,

真正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能发这个心,就是深心。

这个解释我现在越体会越深,,这个解释让我们联想到,

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老阿公老阿婆,这些老实人,

这一般老实人,他一生当中没有看过一部经,

甚至也没有听过哪个祖师大德讲过一堂经,对于佛家的甚深理论,他几乎什么都不懂,

但这些人运气好,师父教他一句佛号念到底,

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再接着念,他就真修实干起来,

教他的师父给他这样说法,也是看到他只能扛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法门,如果教他高难度的法门,他接受不了,也做不到,费时费力 不契合他的根性。

师父有先见之明,就不为难他了,这些人也不需要师父再多说什么,回去以后 不疲不厌,真干起来,

从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持之以恒,中间不走弯路,能够这样修,就是人家的大智慧大定功,不可小看这些人。

我们听了很多经,学了很多经,看了很多经,才肯念佛,这些人一句点到,你说这些人不是上品上生,很难说他不是上品上生。

他们的生活范围,我们看看他们轻易不出门,最远跑到邻近的几个村庄,或者赶个集,买一些自己非用的东西。

或者自己非办不可的事,出去办一办,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交往,农忙种完地,收完庄稼,其他的闲时间,别人打牌,聊天,说长道短,他则老老实实待家念佛,从学佛到命终,持之以恒,一念就是几十年。

结果呢,名山大刹的住持法师,讲经说法的大德高僧,往往不及这些人往生的瑞相好,这些老实人临命终时 ,预知时至,坐着往生,站着往生,无病无恼,走得潇潇洒洒,令人见了不胜羡慕,

谁在佛门当中你玩的再怎么好看,这没用。

生前一呼百应,座下弟子众多,供养丰足,名气远扬,到底修行的功夫有几成?

临命终时,你拿什么交考卷?

这太重要了,不要玩得太花,今天这个法会,

明天那个宝忏,一年就能折腾几十次。

把自己炒作得比释迦牟尼佛还释迦牟尼,你能骗过这些不懂佛法的人,你能骗过内行那?

不待你临命终时。

现在 有智慧的人,就给你下了定义,还要龙天护法,八部神众出来教训你吗,

我们看很多名气很大的,所谓大修行人,命终之时往往考试不及格,命终有病有痛有烦恼,

三有人员,

缠绵床卧,几年走不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人家烦透了他,盼他怎么不早死,这样把别人拖累到什么时间去呢。

到最后一口气不来,有没有往生极乐世界?

后面的子弟呢,为了面子上好看,

恭维他 说他安详入寂,说他往生极乐世界,那是给他一个面子,能往生吗?

你就没有具备三心,你能往生到谁的极乐世界去。

倒是这些老阿公老阿婆,他们来的实在,用自己往生的事迹,给了大众一个明确的答复,

他是自在往生的,外行都能看出人家走得太好,

说起人家往生的瑞相来,我们看看他们提前把自己,洗涮的干干净净,头梳的光光的,脸洗净,身上洗净 ,而且换上干净的衣服。

对于相关人士,该交代的事情 ,都办理妥当,

无牵无挂,无事一身轻,说走就走,不拖泥带水,不连累别人。

人家东天目山昭明寺,不就有多少这样的人嘛

往生的前一天,把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攒的一点钱,银行的存折,身份证 ,这些重要的东西都交给寺院。

交给寺院怎么说呢,我岁数大了,糊涂了,管不了这些身外之物的事情,你们给我保存着,用的时候再问你们要。

寺院的主持人老人家,还以为真的是这样,谁知道这些事情交代完了以后,人家当天晚上就走了,第二天看到人家走到那样潇洒,面色如生,笑眯眯的,

寺院的主持人才知道,人家预知时至,把自己最后的这点财富,贡献给佛门,

能一句佛号念到底,那是上上品往生的象征,能一句佛号念到底,那是真正的看破了,放下了。

佛陀说千道万叫我们看破放下,可真正放下的人有几个?

我以前对这句话,理解的还比较浅,现在回头看看过去,比比当前,大浪淘沙,能一句佛号念到底的人,寥寥无几,刚开始大家在起跑线上,成群结队,都支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十几年过去以后,掉队当逃兵的站大多数,留下来的就那么几个,

由此可见,这个法门修行成功并不难,难在持之以恒。

难在发深心的人太少,发的都是不深的心,

发的都是敷衍了事的事,当初发的心不够深,

墙头草,随风倒,这就难以避免了。

深心二字,我们还要用别的办法,去测试一个人吗,

雷打不动的一门深入 长时精进, 我们如何能做到?

世间人将能做到人称为有魄力有能耐 ,我们不服人家不行,要用成绩来说话。

那我们给深心的定义怎么总结呢?

说的通俗易懂,就是,受持五戒 落实十善,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极乐世界,

谁能干到底,谁就是有深心。

我们再看【三者回向发愿心】

回向 是回小向大 拓开心量 

我得到的,我拥有的快乐与幸福,希望人人都拥有,

我拥有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诀,也希望人人能拥有,佛陀讲经说法让大众离苦得乐,就是回向心。

让一切苦难众生都成佛,就是回向心,回向后面加个发愿,我们发什么愿?

发普度众生的大愿,我念佛念到了法喜充满,

烦恼荡然无存,要不要单独享受这个快乐?

这就太自私了,要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介绍给有缘大众,独乐乐,不及众乐乐,我们想想自己的过去,不是佛菩萨辛辛苦苦,把我们培养到今天,让我们得到今天的清净快乐,你能摸索到现在吗。

佛菩萨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

如同一个家庭,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成人,给他娶了媳妇,成了家,还给他盖了一个院子,把他分出去。

他如果只顾自己,家里其他成员的死活不顾,

不管不问,自私自利,这就太没有良心了,他还有什么出息呢,

人与人永远是互相搀扶着往前走,大家要互帮互助,单顾自己一个人,当你再一次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不结善缘 谁来帮你呢、

我们看回向发愿心,意思就更深了。

关于回向,关于给别人付出,这让很多人感到很困惑,

我一个凡夫修行人,自身都顾及不了,我还能给别人做什么,平常念佛诵经结束了,

我们口头回向,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冤家债主,六亲眷属,父母师长,等等大众,到底有用没有,这也是个敏感的问题。

大家心里都在为自己天天回向,年复一年回向,被我回向的这些人,这些动物。

这些其他道的众生,是不是就真的得到受用了

他们有没有得到好处呢?

这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找答案。

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从佛的经文,我们是不是就找到了答案,

心心愿愿将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他人,

他肯定收益,

为什么?

因为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议,我们动一个恶念头,

尽虚, 遍法界都颤抖了一下,我们动一个善念头,

尽虚空,遍法界,都流光溢彩 ,祥和一分,

更何况我们有目的,将自己每天修行的功德,

回向给某某人,某某物,怎么能没有感应呢。

但有的同修就要问了,

从哪里知道念头的力量不可思议呢,

我们看红楼梦里面有个情节,这个马道婆一个修行人,不守修行人的清规戒律,贪财枉法 

与贾府的这个糊涂女人,赵姨娘勾结在一起

做什么呢

合伙陷害王熙凤及贾宝玉,让他给王熙凤贾宝玉下毒吧,他没这个胆量。

因为你给人家下毒,案子查出来,自己也活不了。

或者暗杀这两个人吧,这他也没有胆量。

没有胆量,该怎么处理这两个人呢,他用毒咒咒这两个人,

先把王熙凤与贾宝玉两个人生辰八字,生在偶相上面。

然后马道婆让这个赵姨娘,王熙凤生辰八字放在王熙凤的床底下,贾宝玉的放在贾宝玉的床底下,马道婆开始做法 念毒咒。

结果还真闹出了一点名堂。

但邪不胜正,他们的咒术还是让得道的高僧

给破解了,

从这个示例我们就能推测到,长年累月给一个人回向功德,就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再别人受益的同时,你修行的功德,会不会因为回向而减少呢?

这个问题呢。

佛用点灯做比喻,过去不是这个电灯,都是这个油灯,或者蜡烛。

我自己这盏灯点亮了,再同时当中其他的灯,

还没有人点 ,还黑着,我用自己的灯火,

将其他的灯都点亮,

点亮了所有的灯以后,我这盏灯还是原来的那个光明,并没有因为点亮别人的灯。

我这盏灯就暗淡下去,回向就是这个道理,

自己的功德不但不会减少,而且会增多。

因为你心心念念替他人着想,心心念念希望别人都得到好处,

你的心越修越善良,越善良,越向佛果位靠近,这个故事非常的简单。

而一个房间,一盏灯的光明,在漫漫长夜当中,加上更多盏灯的亮光,那才叫着灯火辉煌。

回向大众帮助他人修成证果,跟这是一个道理

我自己修成了,帮助很多的人都修行成功,功德比之以前更大。

一尊佛的力量,与一万尊佛的力量加起来,光光互照。

教化众生的力量当下就多了一万倍,个人的英雄主义你能干几下呢,

回向发愿,将一切众生都度成佛,功德之大,不可言喻。

回向是拓开自己的心量

我们是凡夫,不能干出更大的事业,

但能天天将自己修行的成绩回向给怨亲等众,

你已经做到了佛事门中,怨亲平等,如此的心量不跟圣贤一样嘛。

做得虽然不够全面,但总算向前迈进了一步,

比之那些念怨不休,寻仇报复的人,你已经高出了很多,你的境界已经向圣贤靠近了。

这个受用说之不尽,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

一切取决与当人的心态,

回向,贵在用心真诚,不计前嫌,与轮回心一刀两断,这是回向的意义。

修行功夫达到高级阶段,我们看菩萨修行的五十二个位次,

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地十回向 等觉 妙觉

这里的十回向,那是将身心奉献给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众生,

修行境界达到了无我,回向发愿心,是断除我们烦恼的有力举措。

我们经常说无我,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说学佛菩萨救苦救难。

用什么来兑现这些大愿呢?

那你不妨将十回向位的菩萨看一看,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参到这些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 忍辱负重。

这些人是实干家,在默默无闻的为大众服务,

这里面有主管自然界的风神,雨神 河神 山神 草木神,还有天上人间的领导人,如释提桓因等。

世界的成就是众生的业力,与佛菩萨的愿力共同完成的,

哪里有众生,哪里就有圣贤,圣贤跟随众生,

如同随身保卫一样,对我们的忠诚与关心,达到了无微不至。

他们为什么对众生这样好?

为什么心甘情愿与我们受一样的苦难,这就是他的回向发愿心,一心一意希望众生不再受苦,希望众生离苦得乐。

众生的苦难,就是佛菩萨的苦难,

无论众生做什么大恶,恶报下来受苦难,都疼在佛菩萨心上,

佛菩萨的彻底悲心,我们能不能体会到一点点?我想 大家都能体会到,

从哪里体会呢?

你每天去菜市场,看到那些被杀的动物,恨不得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它们,让它们脱离这样的苦难,

在救度动物的时候我们想到要他回报吗?

没有

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希求,只希望它们不受眼前的杀害,,快乐的活着。

菩萨的回向发愿心,比我们更恳切,无条件的帮助众生,把自己所有的智慧福报,和盘托出。

全力以赴,从理论到实践,以身作则。

释迦牟尼佛就是其中的一尊,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行持,这是一切诸佛的写照。

一个人,要想将烦恼断干净,要想过上真正自在的生活,就必须像释迦牟尼佛这样,把自己舍干净,

贪嗔痴慢舍掉,六尘烦恼舍掉,用纯智慧办事,则能做到正直无私,郎照乾坤。

今天时间到了 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