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第10集

慧利 2024年12月9日10:28:27
评论
19

《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和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于公走访了不少人家,得知这个女子是位贤女,周围的邻居对她评价很高:这女子嫁到婆家不久,丈夫就得病死了,也没有留下儿女,丈夫有个姐姐早年出嫁,对娘家得事情漠不关心,对寡母更是不闻不问,不尽孝道,照顾婆母的责任就落在弟媳妇一个人身上。婆母劝媳妇改嫁,媳妇考虑到婆婆没人照顾,就一直拖着没有改嫁,婆媳两人相依为命过了十年。眼看着媳妇的青春渐渐消失,婆母不忍心再拖累媳妇,就偷偷上吊死了。也就在这时,心怀叵测的姐姐为了占取娘家的财产,诬陷弟媳妇害死了母亲,媳妇就被捉拿入狱等候判决。
得知内情以后,于公动员左邻右舍出面为贤女作证,邻居们也都愿意。可这个县令不知道为什么,就一味的认定女子是凶手,糊里糊涂给她判了死罪。于公多次与县令交谈沟通,都没有结果,反倒遭县令多次责备。没有办法,他就冒着得罪顶头上司的风险将此案反应到郡州,还附有详细材料与女子邻居的证词,郡州主管也犯了糊涂,执行原判,于公奔走相告也无济于事,女子最终含冤被杀。
不久以后,县令就得病死了。紧接着,这个郡县发生了大旱灾,三年几乎颗粒无收,郡州长因为没有政绩被上司罢免。饿殍遍野,人们不知道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结束,就问贤人于公,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大旱?于公告诉大众:错杀贤女引发的!为官者错判了案子已经不得了,而且杀了贤人,获罪于天,百姓跟着遭殃。新郡长上任那天,于公将实情反应给他,这位郡长也是位贤人,将旧案卷详细看了以后,确认冤杀了贤女,就替女子平反昭雪,带领众官员到女子的坟头去祭祀,给她立了贞节牌坊,表彰了她的孝道,惩办了诬陷她的恶人。于时乎天降甘霖,旱情结束了,人们对于公很佩服。于公后来步步高升,判冤决狱,公正廉明,深受百姓的拥戴,这就是于公治狱的政绩,于公的阴德积的很厚,人们给他立了生祠。
【大兴驷马之门】,这个驷马,是四匹马并排拉的车。驷马车不是普通官员的座乘,在当时是丞相乘坐的。于公活着时候就预言后代当中人才辈出,官至丞相也不稀奇。他为什么这样自信呢?他知道自己在位期间不与官场大众同流合污,公平办案,后代将有不少贤人君子来报恩。
某年,于公的老宅子需要翻新,正好儿子也大了,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于公就顺势将大门扩为驷马车的宽度,也将门前的道路拓宽,驷马车能够通过。
人们问他这样浪费干什么?他说:准备相国的车辆出入方便。大众都困惑不解:相国什么时候到我们这里来呢?于公笑而不语。不久以后,他的大儿子金榜题名,仕途一帆风顺,官至丞相。丞相大人衣锦还乡,驷马通途,直进家宅,人们才知道于公未卜先知,都赞叹他有先见之明。
一个家族出位忠臣、贞女,祖先在地下都蒙受阴曹地府特殊的看顾。自古到今,忠臣出于孝悌之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心中的偶像,父母的行为端正,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好样子,这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遗产。
我年轻时在某煤矿工作,其中一家五个儿子都考中大学。记者前来访问他们的父母,老实巴交的父母实话实说:我们都没文化,我是下井挖煤的,妻子是个家庭妇女,从未催过孩子死读书,更没有逼着孩子学习,倒是孩子们学习到深夜,我们不忍心,老是催着他们早点睡觉,别累着,实在没有什么跟人家交谈的经验。
这一切真是偶然吗?知道内情的人心里有数:这家男人弟兄好几个,都不愿意瞻养父母,将父母推给这个儿子与媳妇。好在两口子心地诚厚,对父母极尽孝道,两口子经常都穿补丁衣服。含辛茹苦抚养着五个儿子与高堂父母而无怨无悔,一直将父母养老送终。五个孩子禀赋了父母的正气,父母给孩子们积下了阴德,这就是后代成就的原因,苍天不负孝子。
我们返回来看看那些贪官污吏,他们也梦想着子女成材,可能吗?他们在位期间,凭着手中权给孩子创造有利条件,但权柄失坠以后,子女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前半生过的不错,后半生加倍还债,一落千丈,到孙子辈都成为平庸人,没有什么成就的。而后代经久不衰,一定是人家的祖先造了大善业,于公的例子就在眼前。今天时间到了,谢谢大家,我们明天接着探讨,阿弥陀佛。《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记第十集,二0二四年十二月七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